效率
经常有人讲:国营企业没有民营企业效率高。经过观察、了解后,我认为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为什么会有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以为主要原因是干部职数太多。你看如今的国企,高管的数量几乎能够凑成一桌甚至更多,其下属的单位和部门也同样如此,这总那长的比比皆是,有些部门甚至找不到一个“兵”,简直成了“五官科”。提拔干部的本意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是对这些人工作能力和业绩的一种认可。怎么反倒会降低企业的效率呢?
首先,干部职数太多容易造成“内耗”。每任命一位领导,都会安排一定的分管业务,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小圈子,对无意中的“闯入者”怀有很强的排斥和抵触心理。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个人相互之间的意见,使正常的工作带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增加了协调、配合的难度,经常需要更高一级的领导进行组织协调。同时,也增加了管理审批环节,一件事情,有时转上十天半月的也办不妥当;或者因一个部门的意见,导致前功尽弃。更有甚者,为了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不惜祭出背后使坏的阴招,给别的单位或部门的工作制造障碍,而且因为手段隐蔽,很难被人马上察觉。
其次,干部亲自动手的机会减少。职务意味着待遇,提拔前自己能干的事情,提拔后反而不会干了。办公场所改善,办公条件提高,不仅没有促进工作的开展。相反的卫生不会打扫了、开水不会去打了,外出办事需要跟班的,没有车辆就寸步难行了。脑子动得少了,自己的讲话需要下属(或秘书)起草,说话也装腔作势、摆出十足的派头。前些年坊间流传的领导“亲自”的段子,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领导工作、生活能力的下降。你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有些领导的办公室有时会成为高朋满座的茶社、植物养植的天堂、观赏鱼类的宝地、挥毫泼墨的场所,以此证明着个人的权力和雅兴。
三是某些干部素质低下、德不配位。因为他的决策失误,造成工作被动或不能达成预先的目的;因为他的提拔重用阻挡了有真才实学的业务骨干的上升空间,从而形成无声抵制的消极现象,或者工作人员纷纷跳槽,一走了之;也因为他的能力较差,不能得心应手地安排下属从事某项工作,使许多工作难以开展或进展缓慢,进而引起单位或部门效益降低,职工收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现象。我就遇到过某个部门因为提拔了一名干部,大部分工作人员出工不出力,使工作整整地影响了八个月,被单位领导在重要场合下点名批评了许多次。
反观民营企业,没有任命那么多的干部,管理扁平化,工作满负荷,吃闲饭、混日子的“南郭先生”几乎没有。而且在干部管理上,釆用动态管理模式,真正地实行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精干的管理团队,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值得国企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