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说人生就是“吃喝玩乐“,两个小技巧教你过轻松的人生
最近一直在微博践行每日五问的功课,即每天问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今天突破了什么?今天更新了什么认知?今天什么让你感动?今天感谢谁?
昨天好不容易到这周末特别想追剧放松,于是在临睡前回答这五问时,写到今天的突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什么,甚至还有点自责:好不容易的周末,可以不被工作烦扰,还不珍惜时间多看会儿书……
越想越觉得今日没有突破,于是便写了:感觉今天没有什么突破,更多的是放松。
等微博发出没多久后,我的蓉蓉师父回复我:其实放松也是一种突破。
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我们一直处在世俗的标准中,却忘记了自己最简单的需求,使得放松也成为一种奢侈品。
01 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
《十三邀》里许知远有一期采访蔡澜,探讨了蔡澜享乐主义的人生观,许知远觉得人生在世总会有很多束缚和挣扎,蔡澜是如何做到如此的潇洒和快乐呢?
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问题,蔡澜回答却很简单,就是“吃喝玩乐”。
面对烦恼,他选择把它们打包装进保险箱然后踢到大海里去。
对他来说,人生的意义很简单:
“就是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吧,一点也不复杂”。
然而这种最纯粹的想法,在现代人看来很奢侈。
对于孩子,很多父母经常说的话便是: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
于是,很多孩子的目标就是考满分,考重点班,考到好的学校,却不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学习对自己有什么用?
更多的是为了家长以及老师、荣誉而学,唯独没有自己。
对于成年人,很多人觉得人生的成功就在于事业有成,拥有财富,于是拼命的挣钱,从而透支了健康,以及忽略了对家庭及孩子的陪伴,等自己想停下来时突然发现健康与亲情都没有了。
当然这只是极端的例子。
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而是被社会的标准所束缚,追求了很多被欲望掩盖的需求。
比如社会对成功标准是事业有成,于是很多人都奔跑在这条路上,却没有问自己在追逐的路上是否过得开心?
比如社会对婚姻标准是有车有房,于是很多女生的择偶标准便是这个,从而忽略了这个人的人品怎样,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导致婚后家庭的不幸福。
比如社会对个人标准是勤奋,因此自己休息一会儿就会觉得是在偷懒……
社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让人更幸福的生活下去,而不是成为束缚人的枷锁。
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而不是属于社会标准的人生意义。
02 如何让自己过的更轻松一些呢?
处在社会中的我们,被外界影响很正常,因此我们需要带着觉察去生活,才会让我们中断不好的影响。
就像开头中我所提到的一样,为自己浪费了一天时间而惋惜,却没考虑自己的身体可以在休息的过程中得到调整,以便让自己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我只考虑到自己该怎么做,却没考虑自己当下需要什么。
该怎么做是社会制定的标准,自己当下需要的是最适合自己的。
看到这一点,自责便会终止,负面的能量也转化为正向能量,更好的滋养内心,让自己过得更轻松些儿。
你可能会问了,如何去更好的觉察到自己呢?怎样让自己过得更轻松些呢?
针对现代年轻人的压力太大,蔡澜曾建议过“多看书,每天尽量活得好一点,今天活得比昨天好,用心去体验生活”。
“用心体验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体验生活并不只是体验它快乐的一面,痛苦的一面也需要去用心体验。
快乐与痛苦是一物两面,而本质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酸甜苦辣,只有接纳生活的所有色彩,它才有滋有味,才能看轻痛苦。
你说,我现在很孤单,没关系,去体验这份孤单,它或许在告诉你独处的力量;
你说,我现在很难过,没关系,去体验这份难过,它或许是你凤凰涅槃的前奏;
你说,我现在很迷茫,没关系,去体验这份迷茫,它或许是你开启新世界的钥匙;
你去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找到它给你带来的意义,你的生活便有了色彩。
其次,也要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
每个人的身上被附加的东西太多,荣誉、面子、金钱、第一……很多都不是自己所必需的,所以学会做减法很重要。
我们需要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快更轻松,才有心情有欣赏周边的风景。
在《知行合一王阳明》中,提到了天理与人欲,书中说饿了吃饭是“天理”,但非要吃鱼翅鲍鱼就是“人欲”,困了睡觉是“天理”,但非要美女陪睡就是“人欲”,一个人如果饿了非不吃饭,困了非不睡觉也是“人欲”,虽然他不是不合理的欲望,但却是不合理的行为,因为你违反了人的生理规律。由此可见,天理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都是人欲。
我并不是完全赞同由此来区分“欲望”和“需求”,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需要满足我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但它有一个可以借鉴,就是看自己是否在需求前面加了很多修饰词。
在《道德经》中也提到“大道至简”,其实都是在教导我们舍弃一些不需要的包袱,而是找到自己的本真,让自己过得更真实更简单。
我是阿丹,关注我,带你探索更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