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更自私—67岁产妇与其子女
这几周出了个热点新闻:67岁的老妇自然怀孕生女。老两口已有一儿一女,最大的孙女都已满18岁。,子女们得知她怀孕后,全都反对她留下这个孩子,女儿甚至表示要“断绝关系”。果然,住院期间子女无一人前往照料探望,惟有近七十岁的丈夫日日前来照顾。
对此异闻,普罗大众除了诧异惊叹外,更多的论调是认为这两个老人家自私、都在担心小女儿生下来后如何养大。
在67岁的年纪生孩子,确实有不管不顾、考虑不周的嫌疑。大众责怪的有理,可事件里最自私的人:老人已经过四十岁的两个儿女,却得到了众多的同情和理解。
自然这众多的同情理解者大多为正养育子女或者准备结婚生子的那一拨人。
两位子女因何极力反对高龄父母生育呢?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个:
首先,世俗情感上很难接受。在孙子都成年的情况下,再生一个小儿女确实会对家庭造成关系的混乱复杂。
其二,未来的负担加重。父母年纪大了,养育小孩能力不足,出现问题状况时未成年的小妹免不了成为自己的负担。
最后,个人损失深重。处于中年阶段,本希望父母能多帮忙做家务、带小孩甚至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结果父母都老年高龄了,却来了一小女儿,从此自顾不㗇。且父母百年后,遗产也很大可能留给小女。
温情点或许还有些为父母的身体健康、老年能有幸福生活考虑等因素。
67岁的产妇明确表示:“不会麻烦儿女,孩子自己养,自己每个月有一万多的退休金,亦有房子存款。夫妻身体也非常健康。”如此看来未来负担加重的可能性较小,那她的儿女还在担心什么呢?不过是在担心自己个人的损失罢了。于是,心不甘情不愿、利益严重受损的儿女说出要生孩子就断绝关系的狠话。
第二、三点其实都是自私者的考量。自私是人的天性,凡事先考虑自己本无可厚非。只是当这自私的对象是自家父母,未免让人觉得自私过头。
父母与子女是何关系?父母是子女生命的给予者、养育者、支持者。在你年幼时,护你周全养你教你;在你成人后,出钱出力助你成家;在你有了孩子时,承担起了日常家务、照顾孙辈这种年轻人都觉得辛苦的重活。纵观四周,多少花甲之年的父母为了照顾儿女孙辈,离开家乡来到子女生活的城市,甚至老年夫妻分隔两地。
你怀孕生子时,父母日日过来照顾老母深情陪护;你养儿女时,父母全职照顾。等到母亲生子时,却以断绝关系来逼迫父母放弃幼子。
67岁产妇生子,可谓凶险至极。儿女全然不顾,惟有老父,还是在给孙子做好早餐后过来照顾。想想真是讽刺的紧!
我的老家有句俗话:“父母爱儿女,是从嘴里撸;儿女爱父母,还要手里有。” 父母的爱永远比儿女的爱深重长久。在我们自己做父母后,往往会惊叹父母对子女爱的如此深沉、亦会惭愧自身回馈给父母的爱是那样的浅薄不对等。
没错,爱是向下流淌的,一代传一代,在流淌的过程中,能否反流一些爱以慰藉父母沧桑的心肠?不指望子女对父母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能否尝试一下推己及人、稍微平等地对待父母呢?
中国的亲子关系,最多的就是绑架。除了常见的父母对子女的绑架,还有子女对父母的绑架。“你是我的父母,你应该事事为我考虑。如果你不以我为先,那你就是不称职的父母。” 惯常实施这些绑架的,除了不懂事的孩子--要求父母只爱自己一个闹腾着不让父母生二胎、不通情理的老人--动辄以要孝顺为名义要求儿女满足自己的要求,还有我们这些正处盛年的中年人-以自己压力大为由要求父母支援帮助。
是的,我们负担重责任大,希望父母能多帮我们一点,至少不要给我们添太多麻烦。可父母是独立的个人,有自己的意愿和生活,不是为你而生也不是为你而活;父母的财产也不注定是你的遗产,别自己能力不足一个劲地盯着父母的财产。在父母完成该尽的养育责任后,请尊重父母的意愿。至少说话做事前,先想一想自己又为父母做过什么。
我们能否活的独立一点,坦白一点?
以爱的名义禁锢他人,实质只是在掂量考虑自己的得失。这种利已主义者真的,有些过于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