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汇茶世界茶香

张老二三事 | 为“茶”而生的智者、长者, 亦师亦友的茶人楷模

2017-11-26  本文已影响4人  福茶之心

​是什么样的租客让一位耄耋的老人饱含深情,双手作揖甚至要跪谢?

是什么样的地方让茶学泰斗在动荡的岁月里,找到第二故乡?

尽管已事隔6年多,徐飙在讲述陪同百岁老人的一次特殊经历时,神情依然愕然、震惊。

2011年8月的一天,徐飙陪同102岁的张天福先生一起前往寿宁县犀溪镇渡家洋村。这个小自然村是张老在20世纪70年代下放农村劳动时的第一个住处。他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循着曾经熟悉的山路,迎面走来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张老记性很好,一眼就认出了那是他当年住处房东——蔡泽堂。蔡泽堂显然也没有丝毫淡忘,看见张老走来就远远喊着:“仙人来了。”到了跟前,蔡泽堂饱含深情,双手作揖甚至要跪谢,百岁老人连忙拉住他的手,并说:“使不得!使不得!”他是谁?为什么要给张老下跪?他们两位老人曾有过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看着徐飙满脸的狐疑,张老说出那段尘封的往事。

上世纪70年代,山区寿宁县渡家洋村地处偏远,村民们没有太多的收入来源,日子并不好过,多数人都在为温饱问题犯愁。蔡泽堂也不例外,那时候偏偏又遇上家人生病,病情危重,迫在眉睫,四处求助仍然没法凑够钱治病。张老知道情况后,二话不说,便寄了20元钱给房东,而当时一般人的工资也不过就是30元左右。为此,张老也就成了蔡泽堂口中念念不忘的救命“仙人”。

往事并不如烟,话匣子打开了,与张老之间的记忆一点一点被翻出……

讲述者:俆飙

福建省农业厅享受教授、研究员待遇高级农艺师。1982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学院茶叶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评茶员)高级考评员。2011年6月—2014年8月挂职担任寿宁县科技副县长。福建茶人之家常务理事、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理事;2008年驻点安溪县张天福有机茶基地专家组组长、2011年任寿宁县张天福有机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2002年张老题字“俭、清、和、静”赠予俆飙

6月4日,当徐飙探亲途中抵达温哥华机场时,一条手机微信传来了张老逝世的噩耗,“张老走了……9点22分”的留言,令徐飙心中悲痛不已。

谈起这段回忆,徐飙的眼神中流露着惋惜之情。他说:“虽然我与张老之间年龄相差半百有余,但不妨碍,如他所说是“忘年交”。我庆幸有缘能与张老相识相随相知28年,只是今后再也看不到他和蔼的笑容,听不到他亲切的教导了。”

回想起与张老相处的点点滴滴,俆飙至今历历在目,仿若发生在昨天。时间倒回至今年2月18日,徐飙和好友林杰一起送张老住进福建省立医院。大约入院前十天,张老还把俆飙叫到他家,让俆飙把他为武夷山写的《中国武夷茶博物馆》题字寄给武夷山市政府相关部门。彼时,张老向俆飙坦露心迹,他这个人很少考虑自己的私事,想得更多的是公家的事,是茶业的事情。现在武夷山准备搞大动作,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建设中国武夷茶博物馆,为武夷茶界乃至中国茶产业留下了最珍贵而且能流传千古的财富,他非常高兴。即便当时张老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但自三个月前接到武夷山市政府敬请题字的函件后,仍旧心系茶事,欣然表态想在身体和精神状态最好时提笔而就。

△2005年徐飙与张老在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合影

1970—1979,9年旧忆

寿宁也成为了张老的“第二个故乡”

张老生前受访时就曾说过:“我在寿宁头尾9年,寿宁是我的第二故乡。”

他说:“我很早发现寿宁茶叶品质很好,但却制作不出好茶叶,就思考着如何提高寿宁的茶叶制作技术问题。”

70年代初,受反“右派”的冲击,张老被下放到寿宁农村进行劳动改造。第一站就是渡家洋村。当时县里领导知道张老是茶叶专家、教授,觉得人才难得,就把他调到县茶叶局工作。或许有人向上反映了县里扛不住,就把张老调去县五七茶场,即现在的寿宁县龙虎山茶场。张老在这个茶场里住了六七年。时任场长王维椿见来了这么一个茶叶大专家,便通知大家开会,郑重宣布:“以后茶叶生产技术上的事情,你们都要听他的,连我场长也都要听他的。”

虽然条件艰苦,但张老工作的舒心惬意,为茶而生,事茶不悔。五七茶场十几个文件柜上的厂名标识是张老用毛笔写上去的;收青时用的茶青种类分等木板上,菜1、菜2、菜3,白1、2、3,毫1、2、3,政1、2、3,品1、2、3等,也是张老留下的字迹。他带领职工和组织14位知识青年学习推广茶叶科技,改造低产茶园,建立丰产茶园,试验机械采茶,指导职工改进制茶工艺,使当时的寿宁县五七茶场的茶叶单产、质量、售价名列当时宁德地区第一;在张老言传身教的精心指导下,寿宁县培养了一批茶叶专业人才。

△寿宁五七茶场里留有张老字迹的收青时用的茶青种类分等木板

1986年,在商业部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寿宁县茶厂生产的“福寿银毫”茉莉花茶被评为全国43只名茶之一。

2008年金秋岁月,张老和当年的14位知青们相聚重返故地寿宁县时曾挥笔留下了“建设新茶乡、造福寿宁县”的美好祝福。或许张老对寿宁茶叶寄予太多的情怀和厚望……

2011年8月20日在寿宁县茶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上,张老说寿宁是非常适合发展茶叶生产的地方。1986年寿宁“福寿银毫”获评全国名茶的事实,证明寿宁有条件做好茶,可以出好茶。当年就是他亲自指导寿宁从茶叶原料开始抓起,从地头到采摘,从加工成品到送样都全程跟踪、把控质量的结果。

今年8月,寿宁县龙虎山茶场在整理张老40多年前曾经住过的宿舍楼仓库时,发现了张老当时制作留下的九罐茶叶样品、多本笔记本和评茶记录表等。装茶叶的玻璃罐用蜡纸封包得严实,16本笔记本有些陈旧泛黄,但字迹工整,字里行间都透着张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张老在寿宁五七茶场时,制作留下的茶叶样品                                             △张老在寿宁五七茶场时,编写的绿茶初制操作规程                                             △张老在寿宁五七茶场时,留下的笔记本                                             △张老在寿宁五七茶场时,留下的笔记本

此生有幸

陪同张老见证茶产业欣欣向荣

1

见证“正山小种“红茶不断创新再创中国红茶辉煌

2002年的4月的一天,徐飙接到张老的电话,问是否愿意作为随员陪他去安徽芜湖参会,徐飙不假思索的答应了。这是安徽芜湖举办的首届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会。据徐飙回忆,张老从接受聘书起,就认真开始准备工作:亲笔拟定了评茶方案和要求;建议增加乌龙茶参评奖项;撰写在茶博会上专题报告稿;捐赠茶博会的题字贺词等等;并细致周到地带一整套乌龙茶审评杯具到会上备用。正是在这届“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交易会”上,武夷山市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的传统历史名茶“正山小种”红茶第一次走出福建,荣获红茶类“金奖”。而在此前,因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正山小种”向来以外销为主,被誉为武夷红茶之冠,在国内市场很少见到。自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交易会之后的短短十余年里,武夷红茶在”正山堂”公司掌门人江元勋先生的带领下,因应茶叶消费市场需求变化,勇于探索创新,采用优质茶青原料,在“正山小种“红茶的独特加工工艺基础上,开发创新产品“金骏眉”,让神州大地刮起“金骏眉”流行风,成就了传承400年的中国红茶再创辉煌的不朽神话。

2

见证“第二故乡”寿宁县茶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多年来,寿宁县把发展茶叶做为全县“一号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强力推进茶产业发展。从2011年起,寿宁县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获评“中国名茶之乡”;2013年,获选“全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4年“寿宁高山茶”获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张老不仅亲笔题赠“寿宁高山茶”、“寿宁高山茶城”墨宝,还为全县十几家茶企题词赠字。“寿宁高山茶”被确立为全县脱贫致富、倾力打造的公共品牌,2016年茶园面积达15万亩、产茶1.45万吨、产值9亿元,真是不负众望。

△张老题字“寿宁高山茶”

2011年10月开始立项动工建设寿宁县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严格按照张老提出的《水平梯层表土回园条垦法》的七个关键技术环节建园标准要求施工,经过三年的规范建设和精心管理,当2014年10月份张老再次莅临南阳镇该基地检查时,该基地已成为福建省现代茶叶示范基地样板,并被批准成为《农业部标准茶叶示范园》。也是全国唯一经张老同意授权以他名字冠名的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寿宁县张天福生态茶场。

3

百岁茶人的心愿、百姓喝到放心茶

2007年底,张老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上看到一篇浙江武义成立有机茶研究院的报道,深受启发和鼓舞,他由衷赞赏这个源头创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张老向所有来访的亲朋好友及学生们推荐、征求意见、交流看法。2008年3月9日,“茶人之家”常务理事们到张老家中开会,百岁高龄的张老郑重提出开发有机茶的动议,并希望在他百岁寿辰之际,做一件对茶产业发展有长远意义的事----拟成立茶叶发展基金会。在张老个人捐资及其崇高人格的感召下,认同张老这个理念的海内外的茶人、茶商、茶企自愿捐资,当年10月8日,由福建省农业厅、农业科学院、农林大学主办;福建省茶叶学会、茶叶协会、茶文化研究会、福建省“茶人之家”承办的庆贺“张天福先生百岁华诞”庆典活动暨成立“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同时举行。百岁茶人,不忘初心,强茶兴农,砥砺前行。

事茶80余年来,张老正如其晚年座右铭“生命不止、探索不息”那样,立足实际、与时俱进、站位高远,在百岁期颐之年亲笔写信给时任常务副省长张昌平同志,陈述我省建立高标准有机茶示范基地重要性。“窃以为该工作势在必行,并愿把毕生所获和有限余年为之再谋一就。”“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对有机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除了由张老亲自选址建设的安溪、寿宁两个有机茶基地外,基金会也发文认定几个张天福有机茶基地。有些被认定的示范基地张老无法亲自实地考察,但也时时叮嘱基金会理事、技术中心专家等进行实地查看,摸清具体情况,进行技术指导。

考察有发现部分基地与张老提出的《水平梯层表土回园条垦法》的七个关键技术环节建园标准尚有差距,在生产管理上有待规范等问题。得知此消息,2015年10月份,刚过完106岁生日的张老当既就召集基金会领导到家中研究加强对示范基地的技术管理、品牌质量保障等对策,徐飙按照张老的具体要求拟定《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关于加强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意见》。经多方征求意见修改后,2015年10月25日经张老同意认可,交代基金会秘书处通知各基地执行。

对待茶业,张老从不马虎,他曾说过,“我今天在,可能明天不在;要抓紧多做有益茶业的事,为茶,我可以倾尽所有。”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如:“福建茶人之家”从筹备起就主要靠张老题字募捐资金运转,到成立“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也是他自己个人捐资最多。2013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把座落于福州铜盘路“五凤小区”的唯一一套房产捐给茶叶基金会等等。至少目前茶界是前无古人,后者可期啊!

张老一生事茶,为茶喜为茶忧。针对茶叶市场上存在的缺乏诚信、误导消费者的弊端,为了推动开发有机茶、放心茶,不惜以自己的名声信誉担当,把“张天福”注册为证明商标,以便让获得认可授牌的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规范使用,成为放心茶、有机茶样板。可谓用心良苦、厚望于斯。但市场上时有莫名出现打着“张天福”有机茶包装的产品乱象。2016年6月6日,张老提出“关于建立有机茶标准示范片的动议”。张天福先生人格高尚,诚实守信。使用“张天福”证明商标应该深怀敬畏和虔诚之心啊!

张老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一生事茶之心不变,把茶叶当做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缅怀张老的最好行动应该是继续弘扬张老的茶学思想和传承他所倡导的“俭、清、和、静”中国茶礼精神,完善和丰富张天福有机茶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放心茶、百姓茶,早日实现百岁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的心愿与梦想。

专栏顾问 / 林杰

当班编辑 / 林欣

责编 / 余洁云

回看上篇:

福报茶寿——记我与张老的“茶寿”印章

良师益友——记我受教于张老的从业生涯

热情、宽容、执着、较真……他就是“立体”茶人张天福

在我心中,他不是“茶叶泰斗”,像自家爷爷般存在

一席话,让一名地产商转身化作红茶追梦人——记张老与元泰红茶的故事

福茶之心

微信 |fuchazhixin

茶觉先生,食茶交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