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239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39
周痹第二十七
4/5
原文:
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黄帝问:讲得好啊,这种痛感是怎样生成的?其有何命名依据?
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
岐伯答道:外界的风、寒、湿这三种邪气,侵入人体表面各组织层之间的筋膜、肌腱与韧带系统,诸外邪与人体组织相互挤压,互相磨损、碾碎、混合,形成人体肉身当中的微小异物,叫做“沫”。
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
这些名叫“沫”的微小异物,一边不断继续与人体诸软组织相挤压、碾磨,一边自外界有新的风、寒、湿三邪源源不断加入。因此,人体内的微小异物——“沫”,会随着时间而不断积累、聚集到一定的程度,会逐渐成为“痰”、“囊肿”、“息肉”、“结石”、“肿瘤”,等等。当“沫”的体积和密度都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足以挤伤、刺破、切裂其周边的人体软组织;
分裂则痛,
人体软组织被挤伤、刺破、切裂,则该处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会被激活,产生相应的神经冲动信号,并通过感觉神经传入通路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又经脊髓上传至大脑的脑干、间脑,再转入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也就是大脑的高级司令部,再通过其下级各司令部整合,最终产生出痛觉;
痛则神归之,
痛觉产生,则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也就是人体卫气(炎症介质、免疫细胞等)将集中于痛处,与邪气产生的“沫”等异物或赘生物相搏斗,导致该部出现发炎、上火的现象;
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
这些炎症反应导致痛处发热、化脓,发热化脓后,该处异物被分解,对软组织的压迫和刺激都减轻,故而该处原有之痛感得以缓解;
痛解则厥,
脓液被包聚在皮下深处的筋膜系统(三焦)之内,难以从皮肤表面自行排出,时间久了,就形成不刺激神经感受的体内异物,称为“厥”,人体对“厥”的存在,是毫无知觉的。
厥则他痹发,
“厥”停留在人体里,会阻滞气血的正常运行,且气血运行受阻,又会逐渐使“厥”的体积增大。当“厥”增大到足以彻底闭阻其所在血管的气血运行时,就被称作“痹”。所以,“厥”会逐渐发展成“痹”,“痹”又会导致更多区域因气血不通而“厥”,厥又生痹……“痹”处越来越多、“痹”位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发则如是。
当气血日益瘀滞,血管内就气血缓慢,长期各处炎症反应导致的血液内垃圾团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就形成了随血液一起在血管内周行人体的“血栓”。
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
黄帝说:讲得好啊,我已经明白了。这种血栓,在人体躯干之体腔部分,并未进入给五脏自身提供新陈代谢的毛细血管系统;在人体表周部分,也没有进入表皮之毛细血管网,而是专门存在于分肉之间(沟通人体表周与内部脏腑之间的人体网膜系统,也即即三焦系统,由筋膜、网膜、表膜、腔膜、壁膜、肌腱、韧带组成——译者注)的血管中,
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
这些血栓闭阻了气血在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环周运行,因此,由这些血栓引起的局部缺血性疼痛,被命名为“周痹”。
~~~~~~~~~~
老黄历择吉,2024.8.5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38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