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逆旅|蓝色狂想曲
这个鹅卵石的海滩,海水碧绿清澈。
生活在海边的人是如此欢乐。
一到傍晚,拿上一块布,鹅卵石上一铺,
衣服一脱,就钻进了浪里。
无论男女老少,都与浪花嬉戏;
浪花很调皮,时不时把人们逗的咯咯笑。
在岸上,有人听着风,看着书,
偶尔戳一小口啤酒,然后望着远方。
还有,一位睡熟的父亲,
身旁躺着自己的女儿,一起伴着浪花入梦。
再看海里,一位年轻的妈妈,
带着自己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
走进浪花里,"你好呀,朋友,初次见面"。
随即,爸爸跳进了浪里,与妈妈一起抱着孩子,
孩子初次与浪花的相识,又多了一双坚实的臂弯。
时光到回十几年前,
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喇叭花开了,
一个小女孩,叫上她的同伴,
欢乐的走向一条清澈的河边,
在古石桥上,一个个扑腾腾的跳入了水里。
河水清澈见底,不一会,这些小女孩,
一个个潜出了水面,笑靥如花。
直到,爸爸妈妈们将她们从水里喊起来,
"回家吃饭啦";
她们才一一与水告别。
我想,那时的快乐,与现在看到的是一样的。
—《天使湾速记》2018.07月于法国尼斯
🌊
到达尼斯的第二天傍晚,我们坐在尼斯海边,同行的 O 童鞋 躺在鹅软石上,吹着海风,听着歌;我坐着,看见海里的翻腾与嬉戏,于是写下了上面那个速记。
尼斯的海滩很特别,因为它的海滩是由鹅软石铺成的。与一般的沙滩比,鹅软石坚硬,自然没有柔软的沙子那么细腻舒适。但是鹅软石的沙滩也有它的独到之处,一是增加了整个海滩的美观度;其二便是使得海滩更加干净,不管有多少人跳入浅海区游泳,都不会有泥沙被卷起,搅浑了这碧蓝的海水。从水中上来后,也避免了满身沾满沙子的尴尬。
作者于尼斯海滩
我们到达尼斯,正值盛夏,阳光热辣辣的,却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在海边嬉戏的心情。在这样的夏天,我们看到烈阳,避之而唯恐不及;但是法国人(欧洲人)却是尤其喜欢太阳,他们总喜欢把一身让我们羡慕的净白肤色晒成橄榄色。所以说“围城” 的戏码到处都在上演。
想起刚开始研究生学习的时候,不得不啃一些晦涩难懂的欧洲哲学思想。当时就在想,这些人脑子里到底装着什么,为什么思考问题的角度可以如此清奇,当然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理解的。走过了欧洲几个国家的多个城市,看到一派好山好水的祥和样子,发现这里确实适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创作。 我倒也很好奇,当他们看到山水时,是否也经历了禅宗所说的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再到 “ 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的过程呢?
在伦敦期间,收到不少在国内的朋友的问题, 诸如“你觉得伦敦怎么样啊,欧洲怎么样啊?” “听说欧洲人很懂生活,对吗?” 问这类问题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觉得国内的节奏缺少了一些 “生活” 。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是。如果深圳的生活节奏是一部正常的电影,那么欧洲就是一步慢放的电影。在欧州,即使是在工作日,也经常看到咖啡厅里坐着不少年轻人悠闲的品着咖啡,然后手握咖啡杯在空中停顿,看着远方,思考一下人生。你可能觉得他们在浪费时间和生命,但是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在进行着一项伟大的事业,毕竟思考人生是一件性感而又伟大的事情。
那天在尼斯海边也是工作日,沙滩上坐满了人,男女老少。你肯定也有疑惑 :“他们都不用上班吗?” 这也是我的疑惑。当你看到一位爸爸带着女儿面朝大海,睡的酣畅淋漓,旁边有一个空的啤酒瓶时;当你看到一位女士面朝大海,穿着泳衣,躺着看着书时;当你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一起完成ta 与海的初次亲密接触时;你是不是顿时觉得这里的人可能自带浪漫细胞。这样的场景也可能会让你想起那可能傻的冒烟,但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看书的人、以及父亲和女儿 与海的初次亲密接触当然,以上种种皆是作为旁观者,以一厢情愿的想法加之以“色彩斑斓”的文字描述出来的完美场景,它只能表达旁观者的感受,不一定能展现当局者的想法。我有一个意大利的女同学,有着意大利南部女孩的开朗,有时候下课或者小组讨论完了,我们会约上几个朋友去学校附近的小餐馆或者酒吧侃侃大山,聊天的话题嘛,除了聊聊课题,全世界的女生大同小异,少不了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在哪里认识了还不错的男生等等,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吐槽吐糟自己来的地方。
比如来自巴黎的女孩经常说搞不懂为什么巴黎是时尚之都,明明那么脏乱差;那位意大利女孩则经常吐槽自己国家那低迷的经济,偶尔表示羡慕中国强劲的经济形势,多次表示想来中国看看机会,当然向她这样的欧洲年轻人不在少数。至于我,既然大家都吐槽,“礼尚往来”嘛,我也偶尔吐槽国内太浮躁等等,一些在国内经常被讨论的问题。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这里“婚姻” 倒不一定指“婚姻”这件事本身,只是一种对生活的比喻。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当下的拥有、当下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觉得远方的、或者没有得到的,总是好的,因为人的幻想总是美的。最近看到高圆圆与新世相一起出的内容《我,39》,在微视频中,高圆圆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挺深刻的,大致意思就是,生活中偶尔也会出现那么一两个盒子,但是当她打开时,发现里面全是空的,说完有一种释然感。
记得前段时间看了《十三邀》马东那期,许知远和马东碰撞出的火花可谓精彩。许知远一直批判着当代的人文环境,流行文化,少不了缅怀一下过去的人文环境。而马东则毫不犹豫的表示我不是一个唱时代挽歌的人。马东的《奇葩说》则很好的论证了这一点,他要做一个与时代共舞的人。看到网上说,许知远和马东,虽然一个唱时代挽歌,一个与时代共舞,但是他们对世界认知的本质是一样的即—生命的底色是悲凉的,可谓精辟。
虽然说人类的进步是基于对历史的不断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但是古人的很多智慧仍是值得借鉴的,比如一句谚语说 “ When you are in Rome, do as the Romes do" ,即中国人所说的“ 入乡随俗”,不管中西方,古人都有这样的认知,而且代代相传,说明了这样的理念虽说不上是真理,但也起码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了。
我越来越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WechatIMG65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