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借钱被拒,不同的心态

2021-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苒藜爱读书

曹丕和孙权在年少的时候,都有过向别人借钱的经历,相同的是他们都被拒绝了。不同的是,他们成为君主之后,两个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对待那个曾经不借钱给他们的人,完全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真实写照。

曹丕在做太子的时候,曾经找曹洪借过一百匹绢。别看曹洪很有钱,可他的抠是出了名的。于是百般找借口推脱没有借给这个堂侄子。这事曹丕一直怀恨在心,一直在找机会报复。

在他即位之后,终于碰上了曹洪的门客犯法,这对于曹丕来说是绝好的机会,立即把曹洪打入大牢。也不管对国家有多大损失,群臣有多么反对,曹丕一心想把他处死。后来卞太后找到了曹丕,给他讲述曹洪曾经屡次不顾生命危险救曹操,可以说没有曹洪就没有他们的今天。

可曹丕哪里肯听呢,最后还是卞皇后说如果曹洪死了,我就废掉曹丕心爱的郭皇后。郭皇后被吓得多次痛哭,向曹丕求情,才使得曹洪没有丢掉性命。群臣说情无效,老妈苦口婆心地劝说也不听,唯独听那个吹枕旁风郭皇后的。

吴王孙权年少的时候,也曾私下向吕范借钱,可吕范都是秉公办理,从不私自做主,那时孙权很怨恨他。后来孙权再有这样需要钱的事情,功曹周谷就为孙权制造假账,使他免受责问,孙权十分感激。等到孙权统管国事后,他认为吕范忠诚,深为信任,首先想到的是重用。

同样是借钱被拒,一个处心积虑想处死他。不顾对方是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重臣,多次相救自己的父亲,并且是自己的堂叔。一个是明辨是非,在孙权掌管国事之后,他觉得吕范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才,  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那个曾经让他非常满意地卖力做假帐的周谷,并没有得到重用。

亲贤人远小人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君主,同样也适用于现今社会的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借钱给君子,也许当时他有些愤恨,但过后他会反思,和考虑你的情况,对于合情合理的不借也不会怀恨于心。

而小人就不一样了,就算是你曾经对他千般好,在不借钱给他的那一刹那,你就变成了坏人,一个站在他对立面的人,一个他要伺机报复的人,一个时时刻刻想看你笑话,准备落井下石的人。

曹丕让我想起了一个亲戚,当时我大学毕业后,经济条件好些了,对方说有困难我都尽力帮助,出钱买东西,每年也得花几千元吧,这对于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我来说是一个月的工资。那时我们的关系也异常的和谐,可状况出现转变是在我结婚买房后不久,当时买房可以说掏空了我和老公的积蓄。

可没多久这亲戚有上门来借钱,而且金额是大几万,我们当时房子还没装修好,实在是无能为力,我就拒绝了。从那之后亲戚不再和我们联系,而且在亲属间四处说我的坏话。这个亲戚如果有曹丕的地位,是不是也会想尽办法收拾我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