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 | 首次湛若水学术思想研讨会距今三十年有感
2021-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心学
近日,笔者看到“纪念湛若水诞辰525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记录,有一些感想。
三十年过去,大环境来说,对于弘扬甘泉文化来说是利好的,新时期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国内心学热、阳明热持续,无论学术界还是国学爱好者,对湛若水的关注研究也多了不少。
地方来说,“明代真儒湛甘泉故里”新塘镇成立了增城区湛甘泉文化促进会,刊印有多期《湛甘泉文化研究系列》书籍。新塘镇已经举行了四届甘泉文化节(2014、2015、2017、2019),邀请过不少著名专家学者前来学术交流、为弘扬甘泉文化出谋献策。2017年甘泉文化节后,出版了《上善若水:湛甘泉思想文化研究论文集》。值得一提的是,湛氏后人也积极参与甘泉文化节,包括参与学术会议、活动的具体工作。
全国湛氏对甘泉文化也有积极的学习和弘扬,例如《甘泉》快讯每一期都有甘泉文化相关内容,湛氏文化和发展公众号时有甘泉文化相关推送,不少宗亲也主动购买相关书籍阅读。
笔者个人来说,钻研甘泉心学十余年,本着“王湛共倡,携手并进”的理念,几年前还陆续建立交流群、大心学公众号、守仁若水读书会、著有几部相关作品等,向全国广大心学爱好者弘扬甘泉文化,也得到学术界不少专家学者、哲学系学生的认同,关注笔者的公众号、加入笔者的微信交流群。
不过,相对于已经形成成熟产业的阳明文化,甘泉文化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还有待更有力的弘扬。甘泉文化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将来在学术发展、修学旅游、文创产品、地方宣传、家族文化等方面都会有成果。
注;欢迎关注 大心学公众号 获取更多心学资讯,对书籍有兴趣可以号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