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想到又做到1
《如何想到又做到》
肖恩·扬
48个笔记
从理解行为到做出改变
>> 从理解行为到做出改变
>> 人们虽然知道自己需要怎样做オ能达到目标,但他们通常却不会那样做,因为他们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改变行为并坚持这种新行为。
前言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到做不到
>> 改变性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人都有一套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太多的核心人格。好在要做出持久改变,你不需要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做出改变,只需要了解持久改变背后的科学,并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行动步骤就行了。这就是本书想要实现的目的。
PART 1 7种武器背后的科学原理
>> 坚持到底背后的科学
>> 研究表明,有7种心理武器支撑着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将预定计划坚持到底。利用的武器越多,坚持做事直至达成目标的概率就越大。
>> 要做出持久改变,你不需要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做出改变,只需要了解持久改变背后的科学,并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行动步骤就行了。
>> 让你了解持久改变背后7种武器的力量,以及怎样运用我的“SCIENCE”模型去满足你的具体需求
>> “SCIENCE”中的字母分别代表阶梯(Stepladders)、社群(Community)、重要性(Important)、容易度(Easy)、神经记忆(Neurohacks)、吸引力(Captivating)、铭刻(Engrained)。
>> 实现持久改变,只需两个步骤
>> 要想真正改变行为,人必须得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彻底弄明白人类行为背后的科学解释。
>> 改变3类行为:自动行为(automatic behaviors)、冲动行为(burning behaviors)和常见行为(common behaviors)(我也把它们叫作A类行为、B类行为、C类行为)。
>> 第一步,确认你想改变的行为是A类、B类还是C类;第二步,运用改变这类行为所需的武器。
>> SCIENCE:认识7种心理武器
>> 阶梯模型:研究表明,把焦点放在小步骤上,一个人便会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 社交磁力:我们总喜欢把自己想成独一无二、不从众的。“社交磁力”一章会让你从全新的角度认识社群的力量,知道怎样驾驭它来帮自己和他人实现持久改变。
>> 要事为先:如果你希望人们坚持锻炼的习惯,或者继续购买你的产品,那么前提是,这一行为必须对他们十分重要。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与“阶梯模型”一章对“小”的概念有了重新定义一样,“要事为先”一章将教你怎样重新定义“重要性”。
>> 极度容易: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明白容易的具体程度。“极度容易”一章将介绍怎样让事情变得真正容易,从而让你更可能坚持下去。
>> 行为在前:你是否听说过“有志者事竟成”的说法?或者是否听说过“想法到位了,行动就会跟上”?“思想决定行为”是许多畅销励志书和流行心理学图书的理论基础。
>> 人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才会随之改变。
>> 致命吸引:你该怎样把一件事情变得有吸引力,让自己不停地做下去呢?一种流行的方法是将其“游戏化”。具体就是,通过奖励人们积分、徽章和金钱,让某种活动或产品变得有吸引力,进而使人们愿意继续做或继续使用下去
>> 反复铭刻:很多成功人士会告诉你,他们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智力或才华出众,而是因为知道该怎样有效地利用个人时间。
>> 练习
1.审视你的生活或事业,问自己:哪些方面发生持久的改变能让自己受益最大?
2.选择一种你希望永远改变的行为——可以是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是要帮他人改变的行为。
3.把它写在一张纸上,阅读本书期间都将这张纸放在身边。
PART 2 掌握7种武器的力量
>> 要实现目标,就要先专注于迈出第一步
>> 教训应该是:找到正确的第一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实现第一步上,然后花时间回顾你的进展。接着在第二步中重复这个过程。
>> 什么是阶梯模型
>> 每踏上一格横档,你的信心都在提升,从而让你有更大可能性继续往上爬。这就是阶梯背后的力量。
>> 要是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实现远大梦想上,实际上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因为梦想太大,也太远了,容易让人感到气馁。
>> 锚定效应
>> 为什么两个小组给出的答案差异这么大呢?因为他们在回答之前都听到了干扰数字(500万和20万),于是把这个数字当成了“锚点”(参照点)。
>> 计划让自己或他人去做一件事的道理是一样的。人们为坚持锻炼或吃更健康的食物而规划时,步骤的大小会根据他们想要完成的任务而有所变化。
>> 当被要求写一份完成某事的步骤清单时,大多数人会想出3到10步。至于目标是大是小,全然不管。
>> 你所设计步骤的大小应取决于你聚焦的是梦想还是目标。梦想比目标更大,它一般要花3个月或以上的时间才能达成
>> 目标是人们制订的过渡计划,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通常需要1~3个月才能实现,比如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基础知识。
>> 完成长期目标要花1~3个月的时间,完成短期目标通常要用1周到1个月的时间。
>> 目标比梦想更容易量化。
>> 最后是步骤。步骤大多只需要不到1个星期来完成,是实现目标的道路上要逐一划掉的小任务。
>> 一般而言,设定要花1个星期完成的目标,并规划出不到2天就能完成的步骤,是使用这套方法的关键。
>> 完全专注于梦想,会让人把步骤规划得太大,以至于半途而废;目标才是关键,你需要专注于完成具体的小目标,校准思路,并正确应用这一模型。只有这样才能让改变更加持久。
>> 为什么要建立阶梯模型
>> 为了改变行为,要关注日常过程,而不是关注结果。
>> 预期与目标满足感
有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检验了这个概念: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个人期望得到小的或者中等大小的奖励,最后得到了中等的奖励,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但如果有人期望获得中等的或大的奖励,最终得到了中等的奖励,那么大脑就不会释放多巴胺。
>> 如何在生活中应用阶梯模型
>> 如何在商业中应用阶梯模型
>> 阶梯模型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是使用模型来规划恰当的渐进步骤、目标和梦想。
>> 阶梯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想。
>> 只有在认为自己完成了当下步骤的时候,人们才应该回想上一步。
>> 逐渐提高投入度或难度,可以让用户坚持使用产品。
>> 练习
1.拿出在上一章练习中写的那张纸,看一看你希望永远改变的行为。你可能写的是要多锻炼,深夜少吃零食,或是早点睡觉,也可能你想要改变的事与工作有关,比如让员工更开放地接受新流程、提升管理团队的决策能力,或是让客户继续使用你的产品。
2.无论希望改变什么,都可以使用阶梯。先从阶梯模型开始,找3个你十分熟悉、能向你提出诚实意见的人,让他们告诉你,你的计划到底是遥远的梦想,还是现实的目标。
3.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下你的梦想、短期目标,以及你为了达成目标所需的步骤清单。
你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你的目标是什么?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你制订的步骤有哪些?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4.现在,你已经创建好了步骤、目标和梦想清单,请花上片刻,恭喜自己完成了清单制作。
5.照着清单上的第一步去做,做完之后再次向自己表示祝贺。你已经开始改变了,而且走上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