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为何我读了100本书,却学不到任何东西?
关于我们的故事:
网上有个非常真实的段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使其焦躁无聊,百无聊赖,便可用心读书!”
不知从何时起,读书成了我们这代人特别困难跟奢侈的一件事,但这并不全怪我们自身,当我们想多看会书时:
—家务繁忙,孩子吵闹,卒~
—女票约会,要陪逛街,卒~
—朋友约局,怕被孤立,卒~
—至于对没家人没女票没朋友的孤家寡人来说,那还有“996”摧残,命最重要,全卒~
……
需要很努力才能“多读书”在我们行当倒不存在。由于工作特性所需,我们每年阅读量基本都保持在100本以上,已成习惯和常态。
但每年末进行书单梳理时,却总能发现其“二八定律”:
—30%的书籍没有多少知识含量,其实并不值得阅读
—50%的书籍有一定真知灼见,但不需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同样适用二八定律)
—只有20%的书籍堪称经典,不仅需要读,还要读透、悟透
因此每年有新童鞋入行(入坑),兴冲冲要求提供书单,恨不得一下子习得无上智慧时,总要告诫:“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切勿贪多,首先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读、怎么读、读什么才是关键。
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而不是盲目储藏知识,更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缓解内心焦虑),在我们这个时间稀缺的时代更是如此。
如何学会正确的读书打开方式,构建认知的第一块基石(知识)?以下,进入正题。
(卖个关子,对我们职业背景感到好奇?持续关注,下期揭晓:)
上期文章中我们聊过:人的记忆分短时跟长时,而碎片化学习由于没有建立联系,更多只停留在短时区间。其实错并不在这种学习方式本身。
有个概念叫“知识密度”:作者创作总时间/读者阅读吸收总时间。分拆来看:分子是绝对变量,越高越有价值;分母却是相对变量,单位时效高才能体现价值。
目前碎片化学习的真正误区就在于:第一,大多学习资源其实缺乏知识含量,分子值小;第二,读者受限知识体系架构,阅读时效低,难以吸收,导致越想快反而越慢。
从碎片化学习到深度阅读,强调的便是对知识的系统性吸收以及对认知的初步迭代。
——首先深度阅读的应用对象是高知识密度的优秀书籍,特别以实用类书籍为主(好比武学秘笈而非街头10元一本的“如来神掌”,当然何为实用因人而异);
——其次当你通过深度阅读构建知识体系后,碎片化学习的单位时效也将指数级提升,所有碎片知识将像拼图一样,按模块进入大脑的知识图谱,并产生联系从而转化为长时记忆,这也正是学习高手的秘诀之一。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读一本书的场景思路,正式开启深度阅读:
一、建立导航图
首先深度阅读强调阅读是一种主动学习行为,要有目的性而不是被动盲目阅读。翻开一本书要先搞清楚自已要什么,以及作者能给什么,构建自我指引的学习地图。
——前言+目录:阅读的第一步骤一定要先看前言和目录,不看是学习者的大忌。前言揭示书籍主题,目录呈现内容架构。它们不是可有可无的背景简介,而是呈现了作者在本书的知识体系,两者共同形成索引,告诉我们作者能给什么。
——导航图:阅读的第二步骤要把索引转换为导航图,指引自己进行主动阅读。通过前言主题,明确该书值得投入的阅读深度和时间;通过目录架构,明确应关注的重点章节,形成主次之分;同时在后续阅读中,时不时回翻目录,犹如拿着导航图进行实地测绘,逐步完善出实景。
二、开展阶梯阅读
其次在指引基础上正式开展有步骤有策略的阶梯式阅读,包括“精读、扫读、跳读”。阶梯式阅读不是重复多次阅读,而是强调通过“指引+专注”尽量做到高效的一次性阅读(同样适用“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道理),即在导航图基础上,对不同内容章节开展差异化选择性阅读。
1. 精读
对重点章节或关键内容进行精读,包括逐字逐句阅读、手写推演分析、停顿联想思考,即做到“手眼脑”并用。这种方式会消耗极高脑力,因此才强调要选择性使用。其运用时犹如在大脑里进行一次慢跑,但也会带来答疑解惑后的酣畅淋漓之感。
2. 扫读
对次要章节或辅助内容进行扫读,即做到通看但不停顿。扫读时眼睛不遗漏内容,同时还要求速度,这种方式不消耗太多脑力,但却需要较高的专注力,可以辅以手指或笔的移动形成牵引,使思路不容易中断。
3. 跳读
一些纯粹的概念背景或者附加说明信息并不值得投入时间,则应下意识进行跳跃式阅读,即有选择性地直接略过某些章节,这也是前面强调阅读一定要先看前言和目录的原因之一。
三、输出读书笔记
同时深度阅读强调阅读也是一种互动学习行为,即与作者之间的交流碰撞。其不是知识的单向输入,更需要学习者在读完后进行反馈输出。读书笔记便是这种输出的有效形式之一,某种程度上,它就是你自己拜师学艺后总结出来的武学秘笈。
1. 逻辑框架
读书笔记的第一要素是清晰呈现自己的逻辑框架,而不是作者的逻辑框架。所谓自己的逻辑框架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要素:纵向指经过阅读吸收后,输出自己对该书或该知识点的整体系统架构(可能与作者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横向是指输出对单个章节的内容要点以及内在的逻辑联系。
2. 亮点心得
读书笔记的第二要素是在内容要点中精简写下书中所有亮点以及自己的看法心得。其就像与作者进行一次次思想上的交锋切磋,这些亮点心得是你所能带走的最好礼物。同时建议在笔记中为亮点心得留足空白,以便日后重新翻阅时能够进行增补完善,做到时翻时新。
3. 高阶联系
读书笔记的第三要素是挖掘这本书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这种外部联系需要下意识展开,当完成前两个要点输出后,主动在大脑中对照搜索学习过的其它知识,并深挖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可能是大道至简、同理运用,也可能是互为补充、同类参照,往往能够带来豁然顿悟之感,更能非常有效地强化记忆(即见树木,又见森林)。
四、进阶主题阅读
最后深度阅读强调高水平的阅读更是系统学习行为,也被称为“主题阅读”。即读完一本书后,围绕某个主题或目的,从一本书升华到一系列书,通过“搜集、阅读、延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一次性读透、悟透一个主题,真正实践“少即是多”的真谛(一般每年规划2~3个主题、20~30本书就足以让自己实现精进)。
主题阅读的两大要点包括:
——围绕某个知识点对比识别不同作者的观点或方法论,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吸收。知识没有对错,关键在于能以开放及多元角度,专注看到不同人的强项并吸收复制,最终悟出自己的招式(高手的共同成长路径跟模式)。
——针对不同知识点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拼图填充,构建逻辑联系,实现自我迭代。主题阅读能有效构建线索和逻辑联系,其过程就像搭建一个基础的知识图谱框架,借助该框架甚至能够吸收组装各类碎片化信息,从而形成循环反馈跟吸收进化。
最后,举个实际应用栗子:
比如以一些小伙伴感兴趣的“企业战略”主题为例(其他主题可类比参照),
零散的阅读可能是这样的:
而主题阅读应该是这样的:
(不小心剧透了一份高能书单,有兴趣请笑纳,后续持续解锁:)
同样,碎片化的信息可能是这样的:
而建立在深度阅读基础上的碎片化学习应该是这样的:
所以,花点时间,先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读、怎么读、读什么才是关键(重要的话说两遍)。
先学会如何学习,永远比埋头苦读要强。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学习资源,但却极其缺乏深度学习的能力,深度阅读正是通过“主动学习”(建立导航图+开展阶梯阅读)、“互动学习”(输出读书笔记)、“系统学习”(进阶主题阅读),力求实现知识密度的最大化,完成知识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迁移。
(留个小作业: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用本文方法实践阅读经典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直接实战还能对比强化记忆:)
The End~
P.S.:“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指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P.SS.:“知识密度”来源于万维钢,原名叫“思维密集度”,指“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详见《万万没想到》)。
P.SSS.:“深度阅读”方法重点参照经典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万维钢提出的“强力研读”技巧,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应用过程总结得出。
认知领域Knowin
公众号ID:RenzhiKnowin
一群极致的知识极客,跟我们一起,探索发现更好的自己
▼ 彩蛋,一张图了解“深度阅读”:
(好东西不怕多,小伙伴反馈这种形式还不错,持续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