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这件“高逼格”的小事
说实话我是被小九与老外的对话吸引过来的,开头是酱紫的:
小九:i am sorry.
老外:i am sorry too.
小九:i am sorry three.
老外:what are you sorry for?
小九:i am sorry five.
哈哈,本姑娘也是曾经学过中文、英语、日语、波兰语、韩语.......的家伙,除了中文、英语和日语外,其他都停留在“你好”、“再见”的阶段!
学中文是生存所迫,毕竟刚刚出生时不叫“爸~”“妈~”就会没饭吃,如果学英语也给规定不说英语不要玩手机,那英语想必也不会那么差吧.....
先来说说这一年来我的语言学习之路吧。英语从初中开始学习,小村落里走出的姑娘,到了大学,还是哑巴英语,真庆幸高考那会没有严格的口语要求,不然我可是会连大学的门都进不去呢。英语学习常见的路数就是背单词、读课文、听英乐、看英语电影,或者偶尔有个英语沙龙,也能厚着脸皮凑凑热闹。不知从哪里听说俞敏洪老师可是能把英文词典背下来的人,我也立flag买了本英文词典“啃”,从“abandon”背到“abolish”然后又回过去从“abolish”背回“abandon”,总是记不住,怎么办呢?又尝试其他的方式,抓住一切机会学英语,像个“crazy”(到现在总是不自觉的怀疑自己单词会拼错....)遂,日积月累,屡战不疲,有了下面“光辉”的战绩。
买了一套《暮光之城》原版煞有介事的买些原版的英文书来看,看完一段隔几天又要重新从头开始(因为已经忘记自己看到哪里了),幸好《the little prince》还是看得明白的~
“爱英语”&“财经早餐”订阅号置顶“爱英语”和“财经早餐”,每天上班早到20分钟,直接打开“财经早餐”的推文,然后迅速下拉到最后“财经早餐英文版”听个八分半钟,还有3分半钟留给“爱英语”,好像爱上这种学习的“感觉”了
用“沪江英语”上过“cctalk”,用“喜马拉雅”听过《the little prince》,用“爱奇艺”看过《老友记》,用“有道词典”读过“每日一句”,用“百词斩”背过“新概念英语”,用“英语流利说”练过《疯狂动物城》,用“网易云音乐”听过很多不记得名字的英文歌曲......然后“百词斩”和“英语流利说”被卸载了,“喜马拉雅”用来听《吐槽大会》了,“爱奇艺”用来看《亲爱的她们》了,“有道词典”不被宠幸了,“网易云音乐”成了上下班路上的消遣了.....
我走过十年的英语学习之路,用过不少的学习软件,正过来倒过来背了很多遍“abandon”、“abolish”最终还是“abandon”了,然后...然后我爱上了学习的“感觉”了.......
所以,当英语学习不能很好的满足我的“感觉”之后,我转而寻求其他领域的满足,然后把目光投入到日语上,或者说又重新回到日语上。大一学了几章,出国交换一年宅在公寓里时学了一点,现在上班了才又重新学起来了。
信誓旦旦的立下flag,2018年考下日语三级,上班之余每周学习2章,认真地买了试卷来做,下了“网易云课堂”有板有眼、按部就班上起课来,甚至下了日语输入法,冠之以“学以致用”之名,但是在鼓捣半天发现有了“日语输入法”不好用“中文输入法”时,便“忍痛”卸载啦。写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我又会放弃了呢?不!2018年刚立的flag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好歹要像学习英语一样折腾一下才考虑“那个”呀。
这次是真的爱上了学习的“感觉”以及学习本身了,我发四一直自我感觉在语言学习上独有“天赋”,也从未放弃多种尝试,毕竟人生有多种可能呀,还是得奔一奔的,万一实现了呢。上班的日子里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得听“爱英语”和“财经早餐”,午间休息或者晚上下班回家看会书,也许英语口语不是很纯正,但毕竟语言是门工具嘛,能交流不影响阅读就好了,做些实际的改变,千万别陷入享受学习的“感觉”而非“学习”本身上。
在这个“知识付费”衍生的“知识焦虑”的时代,作为刚出大学校门的不具有“不可替代”能力的职小白们,也常常像没头苍蝇一样投入到各种知识的海洋里,直至淹没失去了方向。上很多课,刷很多文,了解很多“运营”“产品”“逻辑”“用户思维”等“高逼格”的词汇,以为做很多看似“高逼格”的事情就能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沉浸在繁忙充实的学习中乐不知所向。可是啊,当做这些所谓“高逼格”的事情时,是在追求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还是只是享受“我在学习”的这种“感觉”呢?毫无意外,这种“感觉”实际上是“自我感觉充实”的“错觉”,当这种“充实感”不能持续下去时,便会迷失在“我不行”的妄自菲薄中。
最后感谢“我大概学的是门假外语”这个活动,让我静下心来“思考”(调侃)我这一年来的语言学习。不论是语言学习还是其他方式的自我加值,都像阅读和写字一样让人着迷,一旦开始,便停不下来,也别停下来,日子嘛,总要奔一奔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