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漫步的傻瓜》
第9章 买卖证券比煎蛋容易
一、为什么能力欠佳的经理人中,仍然有少数人的绩效记录很好?
有些人的特质恰好暂时很适合当时的随机结构,因而能够存活。
即使是停住不转的时钟,一天也有两次正确的时候。
市场的波动会助长坏投资决策,在波动性的影响下,一群能力欠佳的经理人中,仍会有少数人可以获得极其亮眼的绩效记录。
二、原始样本量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原始样本量也就是母群体的原始规模决定了幸存者偏差。
一个人过去赚到钱这个消息,本身既无意义也不重要。我们必须知道他所属群体的规模。
换句话说,如果不知道曾有多少经理人尝试过且失败,我们就没有办法评估绩效记录的有效性。
说得更具体一些,在某个市场中,绩效记录杰出的经理人数目多寡,主要取决于当初选择这一行的经理人数目,至于他们每个人的获利能力,影响其实没那么大,它同样取决于市场的波动性。
三、想想为什么人们沉迷于数据挖掘技术?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全凭实力,毫无侥幸,只有失败时才会认为是运气使然。
在这个遍布随机性的世界里,我们总能在没有规律的地方找到规律。
我们拥有的数据越多,淹没在里面的可能性越高,人们往往漠视归纳法问题。
运用数据探索,在一组可能行得通的操作法则中寻找幸存者,在运气的作用下,尝试的次数越多,找到一个非常适合过去数据的法则的可能性也越高。
从根本上来说,人们沉迷于数据挖掘技术,其实是犯了证实偏见的谬误。
为了避免证实偏见,我们要学会证伪检验,而幸存者偏差使我们只看见赢家,因而对运气持有错误的看法。
所以,起初的样本数量十分重要,时间会消除随机性的恼人影响。
四、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有时候只是时间点上的巧合。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没有因果链支撑的相关性毫无意义。
笑来老师在课程里提到过:长期主义是做任何事情的底层操作系统。
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长期主义者,把宝贵的注意力放在个人成长上,因为,时间会消除随机性的恼人影响。
五、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医学研究无法证实鲍林的说法,但一般人对此却充耳不闻,他们宁可相信“诺贝尔奖得主”的证词,即使他没有资格讨论和医学有关的任何事情。
我的思考:
这样的做法明显是犯了误用权威的错误,就是把权威归属于并不属于它的某个人。
鲍林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化学研究方面,他是个权威,然而,在医学领域,他的观点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为了避免误用权威的谬误,我们要查实所引用的权威的意见,一定不要被光环效应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