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孩子,哭吧哭吧不是罪!

2022-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青的世界

      今天,给孩子上心理课,当我问孩子,当你感到烦恼或压力时,会怎么办?有个女生说:“我会大哭一场。”其他孩子听到她的回答笑了,可能觉得哭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吧。我对所有的孩子说:“同学们,这个女生的办法真是太好了。当我们感到委屈烦恼等情绪时,大哭一场是解决情绪的好办法。特别是男生,不要觉得哭就不坚强了,男生或女生哭吧哭吧不是罪。”听到最后一句,所有的孩子都笑了。我相信,某天他们想哭的时候,一定对哭一定会有新的认识,不再认为哭不好,而是明白哭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反观我们绝大多数家长,都见不得孩子哭。为了尽快制止孩子哭,要么用“硬”的方法:呵斥、粗暴的打骂、威胁、恐吓;要么采用“软”的方法:安慰哄劝、妥协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等。

      强硬的制止孩子哭泣,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造成影响和伤害,但一味的劝哄和妥协也不是最好的办法,时间久了可能会将孩子惯坏。

        那么,当孩子哭泣时,到底怎样做才最恰当?当孩子哭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当孩子哭时,大人通常会有如下这样一些反应:

      不许哭!不要哭!别哭了!(制止)

        哭什么哭?哭得烦死了!(厌恶、反感)

        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好哭的?(否定)

        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埋怨)

        你看你怎么搞的?还好意思哭?(斥责)

        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威胁)

        你再哭?再哭就把你一个丢在这!(恐吓)

        叫你别哭你还哭?这么娇气,一点出息都没有!(打击自尊)

        男孩子怎么能随便哭鼻子呢?你要坚强!(压抑)

      不要哭了,妈妈带你去玩一个有意思的东西。(转移)

      好吧好吧,别哭了,你想买什么就买,你想做什么就做。(妥协)

      要哭你回房间一个人哭去,哭完了再出来。(冷漠)

      别哭了,妈妈告诉你啊,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讲道理)

      你觉得哭能让你好受点就哭吧,只是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什么想法你说出来更好。(引导)

      结果是什么样子?你叫孩子“不要哭”,孩子真的就不再哭、变得坚强乐观了吗?

      下面四种结果:

        第一种:你越是制止、越是反感,孩子越是抽抽搭搭哭个不停;

        第二种:孩子迫于你的淫威,强忍住泪水,情绪被压抑;

        第三种:孩子在你妥协之后学会利用哭闹作为威胁你的武器;

      第四种:孩子受到鼓励和启发,不哭,变得坚强和乐观。

      很显然,我们都希望是第四种结果,皆大欢喜。但是,可能性有多少?

      无论是恐吓孩子“不许哭”,还是否定孩子的感受“没什么好哭的”,或是威胁孩子“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或是鼓励孩子“做一个男子汉”,或是引导孩子“把想法说出来”……

      大人们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制止孩子哭!

      是“制止”,而不是接纳孩子、允许孩子哭!这样做真的对吗?

      接纳孩子哭泣的情绪

      诚然,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永远幸福快乐、生活中永远充满欢声笑语,我们常说,看见孩子天真的笑脸,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但是,哭和笑,都是一个人真实的情感流露。情绪本身没有好坏,是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接受情绪。

      所谓接受:就是不加指责地承认情感的真实性,不加指责地承认任何人都有产生和表达这种情感的权利。所以,孩子具有“哭”的权利,不应该被否定和强行制止,不应该被压抑。

      让孩子自己认识情绪、体验情绪,大人不必急于安慰、不必急于解决问题,允许孩子和情绪“待一会”。

      这个过程,就是让孩子明白:即便是有生气、伤心、恐惧、嫉妒这些负面情绪,其本身也不是一件“错”事,而是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去接纳它。同时,体验的意图在于,要学会辨清自己的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理性分析能力还比较弱,如果他的负面情绪总是被否定、被制止,他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为什么我常常有这些“不好的东西”?是不是我有问题?这种自我怀疑,将会潜伏在孩子的思想里面,一直慢慢带着它成长。

        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严厉的父母却横眉怒目地呵斥我们“不准哭”时,我们咬着牙把泪水吞进肚子里的感觉多么的伤心无助。

        我们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够伸出宽大的臂膀,把我们紧紧抱在怀里让我们尽情地痛哭一场?我们多么希望肆意流淌的泪水换来的不是指责打骂,而是无限的温暖和无穷的力量啊?

        现在,我们还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吗?我们还要把这种“不接纳”的思想,继续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并且一代一代绵延不绝吗?

      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

      我们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不会害怕退缩吗?

      当我们遇到打击时,我们不会沮丧难过吗?

        当我们的愿望没有满足、目标没有实现时,我们不会悲伤吗?

      诚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理性思维能力不够好、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够好,但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几岁的孩子,在面对挫折、伤害、悲伤、压力、委屈、失望等等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淡定,是不是也太不靠谱了?

      退一步说,我们自己能做到冷静和淡定吗?

      孩子哭,一定是有原因的,就像大人哭也是有原因的。哭,是一个信号,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内心。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哭,就慌了,只会叫孩子“不要哭”。但结果适得其反,孩子往往哭得越来越凶,家长则被闹腾得越来越烦,最后搞得两败俱伤。

      有的时候,孩子表面上确实不哭了,貌似家长制止成功,但是,情绪背后真正的根源并没有得到解决,而孩子的内心掩藏了更多的恐惧:他怕,怕一哭就会失去父母的爱、就会惹父母生气、就会被打骂处罚!

      所以,小小的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谨小慎微、畏首畏尾。也许你可以教出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但是很遗憾,他也可能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理压抑、更无法体谅别人情绪的孩子。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被压抑的情绪,会憋在心里,找个机会转移到其他地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迁怒”。

      被制止的哭声,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比如,他上午想哭的时候,被大人喝斥,他强忍住了;结果中午,他带着情绪吃饭,故意打翻了饭碗,又引来大人一顿臭骂。没有被合理解决的情绪就是这样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哭,哭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发泄,哭是表达内心的本能反应,我们成人偶尔也会哭一哭来缓解压力。哭与笑一样,是人的两种不同情绪。

        为什么孩子哭的时候,非要去制止呢?如果允许孩子哭一哭,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吗?什么也没有!

      “哭”,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最大的心魔在于:家长不允许孩子哭,从心底里讨厌孩子哭,故而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方式去对待。

      所以,别着急,请先让孩子把不满的情绪通过泪水,安全地释放出去,缓一缓,先处理情绪,再处理实际问题。

1.面对孩子哭,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烦;

2.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哭的权利,倾听孩子;

3.引导孩子学习管理情绪的方法。

      父母总是渴望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希望每天看到孩子灿烂的笑脸,享受做父母的幸福快乐。然而,幸福的童年绝不意味着只有笑脸,幸福也不意味着拒绝哭泣。相对于笑,哭可能更接近于我们的本质,哭也是我们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必要时伸出我们宽大的臂膀,让孩子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哦,在我这么伤心的时候,有爸爸妈妈支持着我!”顿时内心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我快乐的时候,我是真的快乐,我的笑容发自内心;我悲伤的时候,我也是真的悲伤,我的泪水发自内心。孩子的哭泣,正是为了更明媚的笑容!

      所以,请把孩子“哭”的权利还给他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