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一本好书
经常在豆瓣和知乎上看见各种书单,有分享的有求分享的,所开书目五花八门,总有人希望通过这些书单找到自己喜欢的,这种行为给我的感觉像是拿着别人的地图去找自己要走的路。
不是说别人推荐的书单没有用,当他人的人生版图比你要大的多的时候,的确可以借鉴的发现一些好书,但实际情况是,他人的地图的确大的很多,可他却是一张欧洲版图,而你要的也许只是一张亚洲版图。
这就好比吃饭,千人千味,每个人的喜好不会一样,有的人喜辣有的人贪甜,其中嗜好不一而足。读书亦是如此,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喜好有别。
别人开具的书单可以参考,但是真正喜欢的图书还是要靠自己去找,没有人比你自己更知道你的味蕾快感在哪里,一味依靠他人给出书单阅读的人,只能说一个字:懒!懒得自己主动去发现,懒得自己不愿动动小手主动寻找好书。
好书和美味一样,要靠自己主动去发现,拿出寻找美味的劲头去寻找图书,你就能发现更多适合自己的好书。
这里推荐一些自己寻找好书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方法一:名家推荐
虽然我们不能拿着别人的地图寻找自己的目的地,可是世界那么大,读者那么多,总会碰见一些同路客,要去一样的地方见一样的风景,这些阅读嗜好一样的人,推出的书单还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退一步讲,即便风景在别处,他人的地图也是另一种生活眼光和世界,只要他的阅读版图远远的大于自己的版图,这样的书单还是有参考意义的。
寻找阅读同路客开具的书单很简单,只要在豆瓣和知乎上关注一些与自己阅读喜好一样的大拿,他们总能抛出一堆可以阅读的好书,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书都比较符合自己的阅读喜好,总能找上那么几本可读的。
各大权威纸媒推荐的阅读榜也可参考一下,个人观点,其参考价值远远不及上述方法,原因是其上榜的理由可能并不公正。我就曾在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杂志上看见一些很LOW的读书推荐,更多的只是为了打榜而已。
卓越和当当的排行榜也可以参考,但其价值不高,在这里很容易见到蜂拥而上人云亦云的阅读者,排行榜多以畅销书居多,对喜欢追新的读者会有帮助。
名家推荐多以沉淀见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士,其推荐的书单往往深居个人口味,倘若口味一致,可以发现让你共振的好书,如果口味不同,阅读起来则味同嚼蜡,效果不同决定于个人阅读口味的不同。
方法二:看出版社
重要的话说三遍:凡是某某编著的大杂糅图书,连翻都不要翻。凡是某某编著的大杂糅图书,连翻都不要翻。凡是某某编著的大杂糅图书,连翻都不要翻。
看出版社是选择阅读的一个重要参考。不同的出版社其出版的图书风格不同,这就好比每个人的做事风格一样,有的严谨有的时尚有的活泼有的端庄,往往一个出版社的风骨就决定了一本书的样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类书籍看这家的准没错,都是严肃作品。商务印书馆,外文翻译的学术书籍巨头,蓝绿橙黄四种颜色代表不同门类的专业书。三联的书印刷是最漂亮的,多见精品,看到他家的一般不会差。春风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和浙江文艺出版社,都以出版本土文学书为主,捎带国外大热小说。中信出版社,书印得没话说,偏好精装,以经管类励志类为主。广西师范出版社的图书,多以思想见长不轻易随波逐流,博文视点的互联网类图书就会比别家厚重一些,邮电出版社的计算机类图书多以基础实战为主,北京磨铁,一家极有畅销书嗅觉的出版社,多出热品。
以上出版社风格不同擅长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方法三:顺藤摸瓜
这是我最喜欢的找书方法,顺着作者的藤找过去,总能找到惊喜,这份惊喜在于他直接间接给你某个暗示,你顺着暗示找过去。
当年看刘未鹏的《暗时间》(顺便安利一下这本好书,五星推荐!),里面有很多他的推荐,都属于明着指示,读李欣频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时,里面除了明示以外,还有很多人名或者文章段落的暗示,顺着暗示摸过去,又会发现一堆好书,七转八转的,就发现了《与神对话》之类的好书,事后想想,有些顺藤摸瓜转了好几圈,比如看王小波和余华的文章,里面时不时的蹦出来些书名和人名,循着爬过去,会有不少惊喜发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307/d7e0367ce0e057fb.jpg)
顺藤摸瓜有点类似采矿,和前面的寻书方法不同,它不是赤裸裸的直接给与,而是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去挖掘去发现,慢是慢了些,但找书的乐趣也在这里,这就和找女朋友一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那种喜不自胜的感觉才会回味悠长。
以上三种寻书方式综合使用,总能发现一本好书。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碰见一本好书先别急着买,先去网上找些免费阅读章节或者电子版看看,如果脾胃合适,再去网络购买,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买作者的正版图书吧,这年头读者和作者都不容易,读书人何必为难读书人,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