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轶事 方老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6921/3c19f649065ce86a.jpg)
对方老二印象最深源自于他在公路上碰到我们这些小罗卜头也同样尊重地啪的一声一个标准敬礼后倒背如流诵读“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
那是七十年代的中国,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那是个崇尚英雄的年代。
而唯一能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一字不落背诵出《毛选》一至四集的就是方老二。
他总是蓬头垢面,邋里邋遢,一年四季左右脚反穿鞋,五冬六夏都趿拉着鞋走路,小船一般的大脚让人联想缤纷。连队也没指派什么活路,就是转悠着玩,冬天晒太阳,夏天去水沟逮小鱼小虾什么的。
从没听过他说话,说是舌头坏了。当然除了背诵毛选。
记得他总出现在连队的中心大路东侧的林带里,那是连队唯一的一条宽公路,两边是高高的白杨树林带,就是被杨朔《白杨礼赞》中礼赞的白杨树,围在连队营房四周,围在连队庄稼地四周,狂风骤雨或暴雪肆虐时发出恢宏磅礴的咆哮怒号,组成铜墙铁壁忠实履行着自己的守护职责。
他总是出现在路东侧的林带间,对,不是路中央,趿拉着鞋,无所事事地晃悠着。身后总有我们这群淘气屁孩,趁着公路上没有大人时,齐声叫嚷着“方老二真邋遢,反穿鞋没左右”,叽叽喳喳,嘻闹个不停。
如大人们在跟前听到,会厉声呵斥或吆喝着领回自家孩子,并教导着要礼貌称呼“方叔叔”。
除了我们这些小屁孩,连队从没人嘲笑讥讽难为他,相反大人口中还是个英雄呢。
有谁家孩子过分了,会有大人出来呵斥一顿;谁家做了什么好吃的会给他端一碗去;生病了连队会派医生上门为他诊治,别人都得自己上卫生室去;胃口不好会安排人给他下一大碗带俩荷包蛋的葱油面条。
我们常常围着他起哄,他也会不时的情绪大涨,在我们的围观中,无比骄傲一丝不苟地一遍遍完成他每天不断重复的仪式。
让我们看到他啪的一声标准敬礼的干脆利落劲,看到他长篇大论的倒背如流的无敌轻松劲,看到他敬礼、背诵的严肃认真劲……跟着起哄,心底还是艳羡的,我们的课本就那么难背?
那时他船一般的大脚灵巧之极,麻木僵硬的舌头灵巧如簧,木讷呆板的表情严肃骄傲。
关于这一切的解释是,这是位革命老兵,战斗英雄,荣获过什么著名勋章。还打过上海保卫战,也就是那次战役中冲锋陷阵,被炸重伤,脑子坏了,肠子流了一地。不知是因此联系不到亲属,还是亲属都早故去,孤身一人生活;脚趾被炸没了,只能趿拉着鞋还得反穿走路;舌头也炸坏了只一张呆滞的表情。
关于他的记忆,其实也就这么一点,只那个画面总不经意间浮现,笔直的公路东侧葱绿的林带间,一个悠然走来的邋里邋遢的人,一双反穿鞋的大脚。
离开连队三十多年了,虽说一直没有再回去,同学、发小都联系上了,都加入了随时互动的群组织,还冠之以团二代。听群里说,连队的人越发少了,那么……
话却没出口,英雄如还活着,也该八九十岁了,连队的人少了,兵团的人少了,只这些幼时画面仍清晰镌刻在这些兵二代的脑海,相信蕴含的兵团精神也将永存于时间的长河,时时召唤每个兵团人每个中国人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