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也谈教育

2022-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希音无问西东

我们经常用年轻时候的经验去衡量现在的孩子,可时代已经变了,小孩怎么还可能是和我们一样的小孩。

有个博导说,自己小孩拒绝上学。

他问小孩什么理由,说不清楚,反正就是厌学。

初三小孩说自己的父母太单纯,头脑简单。

爹妈不服气,我们怎么头脑简单,好歹都是博导对吧?

徐教授说,自己接触了那么多青少年,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活得真简单。

原因很简单,就是青春期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特别单一: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雷锋好榜样。

我们没有价值观冲突,很坚定自己人生的价值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

但是我们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互联网世界,知道柏拉图、苏格拉底,还有虚无主义。

一个小学生跟我谈海德格尔谈哲学已经头头是道,他们比我们更早熟,但是他们的价值观也更混乱,没有很好的引导和教育。

学校教育本就不足,重智育缺德育,一个缺德的教育,很容易让这一代人陷入价值观的冲突。

高期待父母还会揠苗助长。

之前有一个南方小孩,父母都是银行家,生活可以说非常富裕了,要什么都不缺。

他本人在国际化学校读高中,不是纨绔,学习超努力。

这种努力已经达到一种什么程度呢?

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十一点、十二点、一点、两点……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已经快熬到三四点钟。

他开始自残,出现了想要自杀的念头。

徐医生警告他和他父母亲,要赶紧去医院去,得去治疗先保住命才行。

结果小孩住了两天医院,就出院了。

医生问为什么出院了?

他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

他是国际学校的第一名,考第一名是他的人设,必须要保住这个人设,否则他什么都不是的。

他每天努力刻苦学习,就是为了保人设。

考试肯定不能错过,于是他就出院了。

出院以后,徐医生告诉他父母一定要看护他,他现在肯定是有危险的。

过了两个礼拜,这个小孩的妈妈打来电话,说孩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学习是为了划知识点考试,考第一是为了人设,刷分是为了升学;

做研究发文章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什么探索科学的奥秘、引领人类大发展,都比不过毕业抓紧找到个安稳的饭辙。

这是家长十几年灌输给他们的逻辑:

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好工作是什么样的?钱多活少离家近。

因为父辈所接受的社会评价标准也很单一:成功,就是要有钱有地位。

清北的小孩毕业,选体制内就是低风险成功的最优方案。

登陆火星探索宇宙,大多没想过也没兴趣,人类骄不骄傲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仰望星空不能当饭吃,更多还吃不上饭。

藤校学物理的高材生毕业都搞起了金融,哈耶普斯的中国小孩一毕业就争先恐后的回国当中介——

高智商抄成功的近道,一下就想到,贩卖名校学历钱来得最快。

一搜小红书,哈佛学姐清北师兄争奇斗艳,都努着劲儿要当网红,从此以后的人生尽可躺平。

这已经算是一种社会化成功了,藤校毕业搞一对一时薪2800……不是吗?

很多时候,家长认为把孩子推向一条自己成功的道路,让他重复自己的人生,取得学业事业上的成功,赚很多钱买大房子就是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了。

可现在小孩最主要的困惑,却是为什么要去上学?

吃那么多苦上学,无非就是考上好大学。

考上好大学,无非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挣钱多了又怎么样?父母已经攒下三四套房,还要去大厂去做社畜996,疲惫不堪。

这样的人生我要吗?不想要,也不想要孩子。

因为不想小孩去重复这种糟糕的人生。

上一代人迷失在物质当中,才会让孩子的价值观迷失。

社会单一的评价标准,把人类生育和养育的问题推向了穷途末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