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
有一句话是:“人能常清净,天下悉皆归。”,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从张至顺老道长那里,后来才知道,这句话是来自《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平时经常听的是《心经》,经文不长,每次听都感觉心可以静下来,但是《清静经》在今天之前,没有听过全文。
早上,看《南怀瑾讲中国老话》这本书,里面有一篇说道:道家有一本经典写得非常好,将近四百个字,叫做《清静经》,你们不管学佛修道的找来念念看。《清静经》可以同佛家的《心经》媲美。“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净,天地的力量会回到你生命上来。
之后当心情再次有不平静的时候,突然想起张至顺老道长的《炁体源流》里面有《清静经》,于是翻阅开看。在正文之前,有一段太上老君清静经叙,当看到“得是道而脩之,千难不改,万难不退”的时候,感觉备受鼓舞,不禁眼眶湿润了。
整篇正文,在读的过程中,心就开始清静下来了,接着用手机循环播放,心清静下来了,力量也就回来了。
全文的含义需要细细琢磨,在现实中慢慢体会,其中,有几句感触比较深:
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人的混乱常常是欲望太多带来的,从根本上来说,人是常常被自己折腾死的。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
上士无争,在《道德经》里就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体会下“无争”着两个字。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时时觉察自己的妄念和妄想。
由此也感叹,每一次遇到烦恼的同时,都可能会打开一扇通向智慧的门。下午,把书都整理了一下后,整个人又回归到了比较好的状态。
想起南怀瑾老先生曾有篇文章说中国人讲看风水,有“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这句话。
由此得知,第一条件是道德修养,修好德行是重点,风水只是占其中的一点,而读书也是其中一项。对于这点,深有体会。
2023年这一年,陆续读了些许国学经典,以及拜读了南怀瑾老先生,曾仕强教授,曲黎敏教授,陈允斌老师, 徐文兵老师他们的书,更新了生活的观念,在面临生活不确定的动荡与变化中能寻找到平静和安定。
从花销方面来说,买书籍是少不了的支出,对一本好书的爱好完全不亚于服饰和化妆品。每次捧着一本好书,都有一种“富有”的感觉。虽然有些书可能一时看不懂,但是放在那里,总有一些会渐渐看懂,就算自己看不懂,兴许后代子孙有能看懂的。
在自己看来,经典的书籍也是留给后代的财富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23915/8929f57f5d40af8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