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其所亡

10分钟《古诗课》 [2] 风吹草低见牛羊

2021-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木山庄的溜溜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诗歌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寥寥数字就能描绘出清晰的画卷。上一首《江南》读起来就是南方水乡,这一首《敕勒歌》读起来就是北方大草原。

我读了《古诗课》这本书才知道,《敕勒歌》大概是中国第二首有名的翻译诗歌,是从鲜卑语翻译过来的。第一首翻译诗歌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的《越人歌》,原先是南方的古越族语言。

我不由感受到汉字的包容性,海纳百川、交流融合,这绝不是虚言。把少数民族的歌谣翻译成汉族语言之后,还能保留其特色和韵味,这是多么难得。

(1)历史知识:鲜卑族

书里是这样介绍的:“鲜卑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在寒潮的持续打击之下,逐渐往亚洲西部迁徙。但是北方这么大的草原,不可能匈奴走了,就成了无人区。事实上,北方草原在匈奴之外,本来还有其他游牧民族,只是都被匈奴压着,匈奴一走,他们像弹簧一样跳了出来。”

我觉得“弹簧一样跳了出来”太形象了,就是那种被压制了很久,突然压制松开了,一下子弹开来的动态的感觉。

书里提到了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讲到了“孝文汉化”之后,鲜卑族从游牧民族变成了农耕民族。

游牧民族的生活要比农耕民族的生活困难一些,主要是因为牧草生长是有季节的,但牛羊吃草是不分季节的,所以他们需要不断迁徙转场。在转场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会带来危险,争夺牧场的部落斗争也会带来危险。

相对而言,农耕民族的生活就要安稳一些,虽然也是看天吃饭,但是农作物收成之后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不用跑到另一个地方去种植。

其实我对“鲜卑族从游牧变为农耕”这一点是有疑惑的。因为地理知识告诉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的位置水分不足,不适合农耕,只适合牧草生长。根据因地制宜的做法,北方茫茫大草原不应该用来农耕,那样会破坏自然环境的。而且古代的水利灌溉设施应该还没有先进到把草原变成农田的地步?

我倾向于理解成,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统治了中国的北方,即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于是原本习惯了放牧的他们,逐渐学会在原本的农耕区安定下来,过上农耕生活。

北魏疆域图

我在网上找了一下北魏的疆域图,发现北魏当时差不多就是在北方地区,疆域界限比秦岭淮河稍微要再北一点。完全有条件学会农耕的。

我想到了地理环境对于制度文化的限制。如果北魏没有统治整个北方地区,而是仍旧在草原地区,那么他们不管多么向往汉文化,多么向往农耕生活,也很难做到。哪怕他们愿意学,地理环境也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书里继续说:“鲜卑族在中国中古史上非常重要,最后统一全国的隋朝,就是北魏的分支西魏的继承者。隋文帝杨坚就有个鲜卑名叫‘普六茹那罗延’,掌握大权后,才改回汉姓‘杨’。……这首歌诞生的时代,北方汉族士大夫家族都以说鲜卑族为荣,因为政权是鲜卑族的。”

我觉得鲜卑族的统治方式比元朝要好很多,鲜卑族比较倾向于向汉族学习,跟汉族融合,元朝就比较明显是压迫式的。

但是鲜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鲜卑语后来失传了。要不然我对于《敕勒歌》的原版还挺好奇的。

(2)文学常识:《敕勒歌》的写作背景

“《敕勒歌》的作者是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这首作品是地道的民歌,一种认为作者是斛律金。”

《古诗课》这本书里,我感觉它倾向于解释成是斛律金写的,因为后面分析诗意的时候,史杰鹏老师顺着斛律金的故事进行了延伸。

斛律金曾在北魏做官,后来北魏分裂了,在东魏做官。“史书上说,东魏丞相高欢率兵十万进攻西魏,结果兵败,战死七万人,只好撤兵。高欢气得一病不起,西魏就传言高欢被射杀,高欢只好强打精神召见属下,让斛律金在酒席上唱了这首歌,他自己也唱歌相和,泪流满面。一个多月后,高欢就病死了。”

我又查了一下地图,发现东西魏的分界线大概在黄河几字弯的右边那一笔,从地图上看,东魏可以说是远离草原,远离故土了。

东魏和西魏以及南朝梁

(3)回到《敕勒歌》本身

第一句“敕勒川,阴山下”,点名地理位置。下图是我在网上找的一个阴山山脉的地图。阴山脚下的敕勒川,是鲜卑族聚集地之一,平坦广阔,牧草肥美。

阴山的位置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句体现出游牧民族的特色。“穹庐”是游牧民族居住的、像蒙古包一样的东西。

书里说:“‘穹’的意思是高大而深,中间隆起四边下垂的形状,所以用来形容蒙古包似的毡帐。”

这样一解释,就觉得用“穹庐”来形容“天”真的再形象不过了。汉族人说的“天圆地方”还比较抽象,但是用“中间隆起四边下垂”来解释“天”的形状,一下子就让人想要拼命点头:“没错没错,天可不就是这样吗?”

诗歌最后写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史杰鹏认为这是诗意所在。

对于东魏的鲜卑贵族而言,他们的童年可能就是在这样苍茫的草原上度过的。他们可能就在草原上闲逛,躺在坡上四顾,嘴里叼着一根草,无忧无虑,看风吹过草原,牛羊成群出现在视线中。

可是这样美好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从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出,阴山下的敕勒川在西魏的统治之下,对于征讨西魏失败的东魏贵族而言,那里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敕勒歌》里描绘的美好场景,是对故乡的眷恋,也是对人生中美好日子的追溯。而这些美好,在残酷的现实的对比下变得更加催人泪下。

在看《古诗课》以前,我只以为《敕勒歌》是一首描写北国草原风光的诗歌,从没有去想过它为什么成为名篇。现在我知道了,诗之所以让人记诵千年也不会褪色,不仅仅是灵光一闪的景物描写,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的情感。景物会随着时光流逝发生改变,情感却会在某个瞬间袭上心头,产生共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