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羽看中国父母教育孩子

2018-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路骞
路骞

                            导语

项羽是历史充满悲剧式英雄,仔细细想,其实项羽的失败是注定的,这从打小所受教育就能看出,从后来的行为,就能摸索出其中的脉络。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曾是我多年前的座右铭,伴随我的前半生,我对悲剧英雄的酷爱,让我对项羽充满了崇拜,体格弱小的我,对孔武有力充满了深深的幻想,项羽满足我的一切幻想。

经过社会历练和自己可以理智的思考,我终于可以正确认识这个人物,这是个低智商且无思考能力的人物,情绪化,残忍,我对项羽开始充满深深的鄙夷。我从项羽身上,看到很多人的缩影,我想把我思考的东西讲出来,供大家参考。个人之言,且当娱乐吧!

于是我多方搜集资料,我想诉说一些故事,讲述一下项羽的成长历程,对我们教育孩子,能产生一些有益的思考,那么此文就达到了目的。

一年轻的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有俩句非常有名的名言,一句是取而代之,项羽的对手刘邦也说过这么一句话,大丈夫当如是。另一句话是要学就学万人敌。从这俩句话看,项羽是个有志向的人物,但他最后功亏一篑,都是他当初所受的教育,给自己带来认知的局限,以至于最后被逼“乌江自刎”。

项羽小时候,可聪明,但不热爱和用心学习,学的五花八门,最后一样都没学通,使得自己无法可以正确的分析的思考,不知道使用智慧去解决,唯有依靠自己的勇猛,去解决问题,这种可以冲锋陷阵,但终究只是一员猛将,既不是帅才,也无法做稳最高领导的位置。所有的事都是半途而废,这是多数人,共通的行为。

二项羽与宋义的争夺战

项羽的成名之战,是巨鹿之战,是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案例。在这场战役以前,有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插曲,那就是项羽夺了宋义的“上将军之职”,杀了宋义,逼迫楚淮王熊心授予自己为上将军。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故事。宋义是个有智谋的人物,讲究用智,宋义的崛起,是因为他预示了项梁的失败,他说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况且秦军主力还未出动,他说项梁会失败的,果然最后项梁战死了。楚怀王熊心因此事召见了宋义,跟他商计军中大事,非常欣赏他,因而任命他为上将军。

宋义曾对项羽说过这么一句话,宋义说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

当时秦将章邯打败项梁,然后自己就开始骄傲了,认为楚军也不咋地,很轻而易举就战胜了,然后章邯做了另外一个决定,就是决定攻赵。后来章邯就把赵军等人围困在巨鹿城,楚怀王熊心让宋义带领军队去救援。

等到了目的地,宋义坚持按兵不动,让赵军消耗秦军的实力,等到秦军疲软的时候,在进攻,这样能赢得胜利的有利时机,可以减少胜利的阻力。

项羽却不这么认为,项羽认为理应外合,可以打垮秦军的。然而宋义坚持自己的策略,项羽决定除掉宋义。

宋义决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又不好,下着大雨,士兵又冷又饿。项羽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项羽就开始煽动众人的情绪。

(1)项羽说士兵们都吃芋艿掺豆子,说宋义尽然大摆宴席,军队也没有存粮,不率领军队,去赵国取粮,不与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

(2)最近刚打了败仗,楚怀王非常担心,让宋义统领军队,宋义却不体恤士卒。

(3)利用职权,派儿子为齐国相,谋取私利,不是贤良之臣。之后项羽就杀了宋义,说宋义叛国,又杀了宋义的儿子,最后自立上将军。

士兵们不知道,项羽用他们的生命在赌博,来成就自己的功名,而宋义却用智慧来降低成本,来取得终极胜利。

项羽永远停留在,浅层次思维目标阶段,项羽的目标是打垮秦军,而是宋义的目标是全部歼灭秦军。项羽的思维和宋义的智慧,差了不只一个等级,所以项羽无法理解宋义。

三项羽的巨鹿之战

故事后来就发生了有名的巨鹿之战,巨鹿之战的胜利离不开项羽的勇猛,但赢取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不在项羽。

首先,秦将章邯的骄傲轻敌的心理,造成了失败因素,大部分失败都源于骄傲轻敌。其次,秦军是双线作战,本身就围困赵军时间久了,就会疲惫,把自己逼入了腹背受敌的境界。再者其他诸侯的军队,也聚集于此,给秦军带来极大的压力。最后秦将章邯惧祸心理,不抵抗投降的政策,让项羽赢得了胜利。

巨鹿之战,项羽真是赢得侥幸,是存在巨大风险的,有智谋的人,是不会这么干的。当然“破釜沉舟”的故事,人们津津乐道,可是历史上这样的成功,是极少有的。

四项羽的鸿门宴

”鸿门宴“其中有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当初刘邦的手下曹无伤,把刘邦的心思告诉了项羽,于是项羽打算攻打刘邦。因为刘邦实力弱于项羽,打不过项羽,就来向项羽表忠心,于是就有鸿门宴这一出戏。

刘邦问项羽,是谁告密的,项羽不假思索的说,是曹无伤,等到刘邦回到军营,立即就杀了曹无伤,然后项羽就在无途径,来关注获取刘邦的动态信息。项羽这一行为,无异于砍了自己的手臂,来帮助敌人来打击自己。

项羽这个行为很白痴,说明他永远处于浅层次的思维阶段,反观刘邦,你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

当项伯把消息传递刘邦,刘邦马上就干三件事,一是对待项伯以兄事之,放低自己的身份,行为就像项伯的小弟。二结为儿女亲家,拉进与项伯的关系,巩固联盟,以此来影响项伯的行为。三然后让项伯陈述自己行为的理由,并且表示自己没有贪图之心。然后项伯就成了刘邦的神助攻,让刘邦躲过了一劫,让刘邦有了日后夺天下的机会。

从这个故事,你就可以看出,项羽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他和刘邦的思维方式,差了不只一个等级,日后败在刘邦手下,一点也不冤枉。

项羽之所以会输,因为他始终停留在思维层次的表面,他无法进行长远的思考,他始终只依赖自己的勇猛来做事,很多时候,项羽说话是不经过大脑思考的,完全是直言直语,就拿曹无伤事件来说,有多么的蠢货,才会这样做。牌还没打,就直接暴露了底牌。

五项羽对于今天教育的启示和思考

今天的我们还有多少人,停留在项羽的思维程度上,一直止步不前,却希望自己有所成就,这不是很“扯淡”的理想么?

走了前半生,遇见过很多事,大部分人碰到事情会手足无措,除了抱怨和责难别人,一点用处都没有。还有很多人,碰到事情,就会说一句,老子烂命一条,拼命了。大部人始终停留在浅层次的思维表面,难以进步,也不愿意进步,这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现在孩子在填鸭式的教育之下,背负着沉重的课业负担,每天都在比拼的分数的多少,在父母的责骂中,痛苦学习,孩子渐渐变成了学习机器,成了父母虚荣的工具,而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父母从小管大,管吃管喝管娶媳妇,还管儿子儿媳之间的事。最后孩子都不知道会干啥?想干啥?怎么干?脑袋里有的只是糊涂。

今天精英教育的流行,孩子在学校学习之外,还需要再课外补习,连周末都进行特长补习,五花八门的学习,孩子越来越疲惫,后来,本来有益的学习,变成敷衍大人们的行为,孩子的思维开始固化,以至于长大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失业的状态,今天有多少人在负债累累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赋闲在家的啃老。这都是干啥啥不成,学啥学不透的原因所致。

所谓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认知,成功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成功一生,孩子可以学会深度思考,可以做正确的行为选择,可以规避未来存在的祸患。

教育既生存,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可以求的生存,求的胜利,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孩子可以快乐的生活一生并且能实现自我价值。

不要让孩子像项羽般思考,否则孩子以后只能是处处被动,处处碰壁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