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好好学习》笔记分享跟永澄老师《好好学习》

171117 《好学》学发现自己临界知识 P113-129经过的

2017-11-17  本文已影响39人  beau远方

上周四也就是171109那篇,学习了如何应用临界知识,找个拐杖,帮忙解读书挖掘其中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对着应用一遍自己学习到的临界知识,以达到在不同时空熟练掌握临界知识的目标。

然后我就兴冲冲的去看了万维钢老师的得到专栏,额,我只能说我的思想高度不够啊,临界知识没有啊,只能被万老师牵着鼻子走啊。好吧,我发现我得先有工具,才能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啊。然后又倒回去看《好学》,发现前面一节是如何发现临界知识。(不过写到这里,发现黄金思维圈我还没有用起来捂脸~)

然后学习了这一节,发现大概是4个办法:1.从感兴趣的领域开始,学习重要知识 2.找到最重要知识和原理的出处3.然后用更加底层的基础知识来解释重要知识4.实在没有解释,查阅相关领域书籍看看有没有,最后的办法是自己提出一个合理化假设并且科学验证。  这四个方法可以选择一个使用,或者循环联合使用。

学了这节知识就如醍醐灌顶,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然后就订个目标,学习和心理学交叉的学科。因为现阶段的困惑是如何学习。然后看了L先生说里边都是用一些心理学知识来解释如何学习的,而且成甲老师在书里也提到心理学或者认知学是他认为的临界知识高产出区域之一。

因此我就找到了一本《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但是由于图书馆太远、没有借书证等等一系列问题,久久没有行动。没有办法阅读很是焦虑。那我就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是不是我可以换本书呢(这里问题出现了,我并没有从假设开始反思,而是换了个元素)。很快我就找到了一本新书,《普通心理学》这本大部头。找到了学习的章节,学习了2天的经典条件作用,我发现从学习到应用对于我来说,应该比较困难。自此,内心沮丧。第二天也就是周四,我决定我一定要去图书馆把书借来。这就是作的开始。因为当天晚上下很大雨,而且我的鞋子出发没多久就湿了大半,前往图书馆的路程也有1个小时,中间因为晚上下雨路不熟悉走错好多次。

反思本次学习的全过程:目标学习和心理学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临界知识。

假设一:学习临界知识,第一手资料很重要,所以要严苛选择。

(为什么要先从假设开始,因为《好学》本书就是讲了从认知开始改变从而改变行为的书,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

这个假设对嘛?诚然资料很重要,但是一上来就是大部头、专业术语,积极性不会减弱?通过实践,确实普通心理学读的让我很难受,当然知识的质量非常的高。可是在刚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觉得兴趣更加重要,前文也提到发现临界知识的第一个方法从感兴趣的领域开始,然后再深挖。所以资料选择范围要拓宽。然后上豆瓣,找书,发现有豆列,是个很好的拐杖。因此在刚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时,需要一个领路人,或者一个大量信息的索引网站,先找到一两个突破点,然后再去计划去实时,可能比较好。

假设二:要积极行动

积极行动是提高执行力的好办法,但是方向不对的前提下只会越错越远。就想周四晚上到了岔路口,心急想早点到,拼命赶路,结果到一半才发现方向错了,然后才知道自己已经错了很远,再原路返回,岂不是浪费更加多时间。

总结下来,就是通过解刨这次找临界知识的错误经验,得出了两个新的模型。方向对,需领路,努力追,才功倍。一开始要求不要太高,兴趣为主

然后下面是题外话:

但是这里的领路包含了两个内容:找到领路人,自己来纠偏。暂时不知道怎么概括,所以用了“需领路”三个字。

心中疑问,为什么我当时没有发现方向不对呢,一个是要求太高了,一个是没有领路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焦虑了,我把眼光聚焦在了细小的点。而通过反思日记,事后情绪比较稳定,我相对能够比较全局客观的看这件事情。因此写反思日记真的是个不错的东西,而且早上写不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