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美丽国度散文

记忆深处的故乡——大通古镇 -

2017-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a月下蝉

文/古道上的驼铃

图/超平

大通,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名字,一个记载着多少我童年欢笑,同样亦有段往事不堪回首的少年时期的故乡。大通,我该拿什么样的爱来爱你,又要拿什么样的恨来恨你,恨的只是一些人给我留下的一段伤痛记忆,爱的却乃是一个有着百年悠久文化古韵的老镇文明。那么所有的伤是不是都可以忘却,留下的是记忆里的爱。

  本来不打算写大通的,却多少次梦回故乡,梦里的大通是没有暴力的,没年少时期的那些不快,有的只是儿时记忆里的安祥,古补,文化气息浓郁,历经苍桑的百年老镇。龙泉井依然安静地独守一隅,建立它的佘姓人家及后代早已不知迁徙何方,古井却给周围百姓带来了实惠方便。井边拐弯处的大青石梯道,也是我从奶奶家上小学时的必经之路,曾多少次驻足对着这座古井侧目凝望,看那深刻于井碑上的字,从不认识字,到已能略识模糊的嘉庆字样,让我从小知道了它的年代久远。

  大通的另一个文明见证,是建立于1872年的天主教堂。小时候我们都管它叫天玉堂(音)。现留钟楼一座。它矗立在古镇中心的高坡上,在老远的永平村渡口对岸,都能与它遥遥相望,烟雾迷漫的清晨,在一排民居,和青翠交映的树木丛中,隔着烟波浩淼的江面,它简直像透了一副水墨画卷。多少次在那江边渡口,痴望这座远处的画卷。虽然小小的人儿,当时还未念书识字,却也把这副水墨画卷看的是如痴如醉。多少次被父亲抱起,匆匆上那已到渡口的船,却还依依不舍那副画儿。好在它就在我要上小学的那个地方的旁边。记得小学里的时候,有次放学看到一帮市里来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对着天玉堂,拿水粉画笔在写生板细细描绘,当时真的那个羡慕啊。很多年后,虽然我也学了绘画,却不曾画这人间美景。

  在我曾经上小学的学校门前,还有棵古老的老槐树。记得叶繁枝茂,绿色成阴的古槐旁常坐着个卖零食的老人,一到下课或放学,同学们便像出笼的鸟,个个挤到卖零食的老人跟前,围成圈。‘无花果丝’,‘老鼠屎’,‘雪宝’都是我们那个时候吃的最多的零食和饮料。老槐树对面曾经有个老房子,里面住的是学校一位老教师家,八九十岁高龄的老母亲。冬天里,老人时常头戴咖啡色绒线帽,坐在靠门的竹椅上,手握拐杖,眯着双眼,享受般的晒着太阳,真的构成了古树,老屋,老人这副图景。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大通的照片,就是关于老人和古树的,却没有小时候记忆中见到这副图景来的贴切。

  说到了古槐,自然不能不提一下我的母校,大通中心小学。也是我今生不能望,时常恶梦惊醒的地方。按理说一个门前千年古槐,身旁又紧挨个百年建筑天主教堂,这里的人文气息自不用多说。尽管是小学校,学校老师肯定也个个都是育人子弟,为人师表的好教师。记得学校外围墙上就有过这样的标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然而,我要说的是这里就是个误人子弟的垃圾学校。有多少少年不知事的幼小孩子的心灵在这里受到了伤害。这样一个学校,学生们挨手板,被老师拽着头发往墙上撞,遭踢腿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没听过这里老师育人有怎样成绩的,倒是哪个学生的头被打了个洞,又是哪个学生的手臂被某某老师折断的事情频频发生。这要搁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早就被闹得沸沸洋洋,可是这些事却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孩子们挨了打回去都不敢说的年代。当时,我是班里受到体罚最多的一个。虽然头没给打成洞,手臂没被折断,心灵上的伤痛却最为严重。一辈子都记得,头发就那样被年轻的女语文老师,扯在手里,咬着牙,像和尚撞钟似的撞在后门的黑板墙上;一辈子都记得,一脚给那个男数学老师踹跪在课堂上,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一辈子都记得,一个雨天,也是这位男教师洋洋洒洒,大手一挥,我的数学书便从二楼教室,穿过雨雾飞到了楼底。满脸泪痕的下楼捡书,书已侵湿……可能你们会说老师是恨铁不成钢,但是二千五百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告诉过我们,教育学生要因循诱导。言疾厉色,声色俱下往往是教育不好学生的。不过还是心存感谢,感谢这里的老师教会了我识文断字。

  老镇深处的文明,也是见证它曾经繁荣的地方,还是要坐船过江,在江对岸当年被人誉为“小上海”的和悦洲上。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通是长江重要的水运枢纽,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四大商埠。和悦洲是大通的商业核心洲,商铺林立,大多以徽商为主。听妈妈说,我太爷爷在世时,早些年就在“和悦洲”上一家商铺里做过挑货郎,也就是伙计。当年下苦人家的中青年男子是吃过不少苦的。当然,太爷爷当年在和悦洲上的辛酸故事,现已无法拷证。听老人们说,和悦洲上现存的老房子全是后来建立在废墟上的。1938年3月和悦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毁灭性的灾难,即‘焦土抗战’。焦土抗战的历史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凡知道大通志的人应该都知道这段历史。现在的大通和悦洲应该说也是一段历史,一片废墟。临街的房子,空空荡荡,断壁残瓦,全是人去楼空的荒凉迹象。小时候倒是和父亲去过和悦洲吃喜酒,脚踩主人家二楼的木制楼梯上,还能发出‘吱吱’声响;那时候,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还有卖菜的小贩,街上亦有个别商铺,不见得繁华,却也不似现在这般破败。前两年,听说有浙江商人要投资多少,给和悦洲重建,重现她当年丰貌。现在这些消息也杳无音讯,不了了知了。要是真有哪位商人要给和悦洲重建,恢复她往日丰采,那是多么让人兴奋,开心的事啊。

  老家大通,祝愿你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写于2008年8月12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