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之形》: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能够获得救赎
如果你问我,这是一部好的电影吗?我的回答,是。完整的故事,精致的细节,贴切的配乐,色彩分明的人物形象。
如果你问我,那么你喜欢这部电影吗?我的回答,不。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一个小女孩的出现打破了往昔的平静。女孩,她听不见。原本期待中的互帮互助,却被满满的恶意所替代。女孩们的闲言碎语,男孩们的各类恶意恶作剧。随着女孩的离校,同学们互相推卸责任,男孩道歉,故事便已进入第二阶段。而在我心目中,这却常常是生活的结局。
记得小学时班上有个女生,女生长的又矮又胖,自然就成为了一群孩子之间调戏的对象。男孩总是不停地尝试着各种恶作剧,拔头发,拖椅子,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而女孩也总是躲得远远的,生怕和她沾染半点关系。一些自认聪明的孩子甚至还给她起了外号”apple“(“矮婆”的谐音)。女孩逐渐变得不爱说话。最后因为忍受不了然后转了校。
比起孔子的“性善论‘,我更认可韩愈的”人之初,性本恶“。人出生之时,便是存有恶意的,后来经教育开化,方而为人。东野圭吾著有一本书,为《恶意》,让人看了不寒而栗。书中认为,没有来由的善是不存在的,但没有来由的恶却是存在的。而恶意的放大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古人说的”慎独“,在没有人的监控下,自己是很容易放纵自我的,从而产生恶来。诸如无人看守的钱物,亦或是网上匿名的恶意帖子。第二种却是群众间的盲目顺从。比起前一种的情况,第二种更要严重的多。古斯塔夫・勒庞早在十九世纪就在《乌合之众》中阐述了他对群众心理学的一些看法。
人是群居动物,早在原始时期便是如此。而这是人的弱小所决定的,群居能够给予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更是整个物种能够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为此,便常有自我与群体间的妥协。或者说,依赖。而依赖却往往伴生着自我的不作为。在奥威尔的《动物庄园》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发展。
回到电影,其实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够想到一个词,孤独。女孩的孤独,男孩的孤独,不被理解的孤独,渴望理解的孤独。女孩的孤独源于先天的残疾,不自信的自己认为所有的错都是自己的错。男孩是那种在所有剧里都能十分讨好的性格,调皮,爱开玩笑,年轻的鸣人也往往如此,但这却不是热血剧。在造成伤害后,却不反省,屡次伤害。或者是为了吸引目光,或者只是为了能够维护自己在班级同学心中的”形象“。女孩转校后,男生受到孤立,人们的评头论足让他抬不起头来。看到母亲的道歉,他开始后悔。他渴望着救赎。在这条路上,他只有自己一个人。
《声之形》剧照随后,电影给男孩安排好了救赎的路,于是大家和好,一片和谐。但这真的现实吗?不,现实往往来得更加残忍。自我救赎的道路往往要比电影血淋林的多。在这里,我们谈谈日本流传的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为此,不能不谈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灵魂--叶藏。他把他的一生名为”充满了可耻的一生",而后来廉仓殉情也成为了叶藏一生的梦靥。他寻求救赎却不可得,最终走上了自杀的路。但,《人间失格》所倡导的难道是自弃吗?不是。
《人间失格》的价值,在于告诉我们世上永远不乏苟延残喘之人,因而不必自卑与自弃。
而在《声之形》中,无疑是给我们一个更为乐观的结局。男孩和女孩互相救赎了彼此,放下了内心的负疚感。但也因此,《声之形》却有着明显的缺陷。这也是我不喜欢的原因。其一,它给了很多人无谓的幻想。无论说了多少对不起,但伤痕永远都在。即使救赎,也回不去当初。其二,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能够获得救赎的,但所有人都是有机会被救赎的。道歉是你的权利,但不接受道歉是对方的权利。当你道歉被拒绝的时候,请不要死缠烂打。以免二次伤害。其三,怀着愧疚感活下去是不容易的,但生活却往往如此,能补偿的尽量补偿,不能补偿的,请对这个世界更好一点吧。
在看电影的时候,始终让我觉得违和的一点,便是其丰富的背景乐。再想想女孩永远听不到,便觉得无比的心疼。或者为此,我才会对剧情的理所当然感到有些不平吧。愿我们能对世界对他人给予更多的温暖,也希望更多人能够获得宽恕与救赎。而得不到救赎的,也希望能够努力地坚持下去。毕竟,生活终究是要笑着才能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