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8

2024-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蒋铭国江西乐平

小学数学“量感”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关系研究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量感”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量感”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关系,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量感的概念与内涵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在小学数学中,量感主要涉及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方面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是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获得的。量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它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数学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数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方面的素养水平。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素质,不仅在数学学科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三个方面。

四、量感与数学素养发展的关系

(一)量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量感作为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量感,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敏感地察觉到数量、大小、长短等数学属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水平。

例如在学习关于“长度”的概念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可以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

活动一:实物比较

教师可以准备不同长度的实物,如铅笔、尺子、绳子等,让学生亲手去触摸、比较它们的长度。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对“长度”这一概念的初步认知。

活动二:长度测量

接着,教师教学生如何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去测量书本、课桌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测量的技能,还能进一步加深对“长度”概念的理解。

活动三:长度应用

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长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比如,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教室的长度等,并比较不同学生或不同教室的长度差异。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的量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他们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和判断物体的长度,还能够将所学的长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种量感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还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量感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量感的培养不仅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量感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等操作,这些操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时,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来判断哪个物体更大或更小。这种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一堂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带来了一篮苹果和一篮橘子,要求学生比较这两种水果的大小。为了培养学生的量感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设计以下环节。

环节一:观察阶段

学生首先需要对两种水果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可能会注意到苹果的形状通常是圆形的,而橘子则更接近球形。他们还会注意到每种水果的大小、颜色、表皮的纹理等特征。这一观察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还为他们后续的比较和分析打下了基础。

环节二:比较阶段

接下来,学生需要对苹果和橘子的大小进行比较。他们可能会选择两个大小相近的水果,通过直接观察或者使用工具(如尺子、天平)来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来判断哪个水果更大或更小。例如,他们可能会比较两个水果的直径或者重量,从而得出结论。

环节三:分析阶段

在比较完成后,学生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他们可能会思考为什么某个水果会比另一个大或小,这可能与水果的品种、生长环境、成熟度等因素有关。这种分析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环节四:应用阶段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他们可以思考在购买水果时如何根据大小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或者在制作水果沙拉时如何根据水果的大小来搭配出更美观的作品。这种应用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大小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量感的培养不仅帮助学生形成了清晰的数学概念,还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操作促进了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数学学科上,还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量感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还能显著提高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量感来解决各种问题,如购物时的价格比较、烹饪时的食材配比、规划行程的时间计算等。

购物时的价格比较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也是量感培养的极佳例子。

假设一个学生周末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在挑选商品时,学生发现两种不同的品牌都有他喜欢的果汁,但价格不同。第一种品牌的果汁每瓶售价5元,容量为500毫升;而第二种品牌的果汁每瓶售价6元,容量为600毫升。

在选择购物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量感的应用。首先是观察与比较:学生首先会注意到两种果汁的价格和容量信息,这是量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第一步。

接着是计算与判断:接下来,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每瓶果汁的单位价格。通过计算,他发现第一种果汁每毫升的价格是0.01元(5元 ÷ 500毫升),而第二种果汁每毫升的价格是0.01元(6元 ÷ 600毫升)。虽然两种果汁的单价相同,但第二种果汁的容量更大。最后是决策与行动:基于上述计算,学生可能会建议妈妈购买第二种品牌的果汁,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果汁量而价格相同。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购物决策中。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限于购物场景,还可以扩展到其他需要运用量感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如烹饪、旅行规划等。

这个例子清晰地展示了量感在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量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