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半世纪的难题
“难题”真的是难题,只不过是不是存在了半世纪,我瞎估算而已。
我们总是在不少的微博号、微信号里看到这么一段鸡汤文:我们在生活中往往犯这样的错误,往往对陌生人谨小慎微,对越亲近的人越是肆意伤害。
延伸过来,有很多的版本:我们往往对陌生人非常热心,却对自己最亲的人异常冷漠;我们总对陌生人热情有加,可对自己亲近的人态度恶劣;我们总对自己亲近的人发脾气,而对陌生人毕恭毕敬。等等之类的等等。
几年前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论调,说实话,自己内心会泛起一丝愧疚,反省自己是不是该改改了,因为我相信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确实被上面这几段话给命中。然后,没过几秒,便抛之脑后,继续习以为常。
是我们的错误吗?
我们真的做得很过分吗?
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我看过知乎的解释,看过一些心理学社会学教授的解释,人之所有存在这种现状,有一定的原因和道理,教授们提到了是因为亲人可以包容,提到了这是一种对亲人预期值过高的表现。不过,这些解释真的非常浅显,浅显到我怀疑这些教授是不是学校聘来的临时工。
我没觉得自己很牛逼,只是发现这个现象背后的一个规律,一种思考角度。
先给答案:
1、这个压根不是什么错误,非常正常。
2、一切的原因,要归于“潜意识下的人际关系互动博弈”,听起来很高深,下面我重点解释。
3、如果你下意识地稍微对亲近的人收敛一点,是有益的,前提是你每次要有这个下意识,如果不改变,也毫无关系。
什么是潜意识下的人际关系互动博弈?造成上面的这些种种现状,都是因为这个。简单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型,来自于接触频率与接触类型的总和。这种关系,不管是亲人还是陌生人,都逃脱不了规律的范畴。
那段鸡汤文,犯了一个致命的逻辑对比错误
拿一个天天与你生活在一起的亲人,或者关系非常非常密切的人,和一个可能连名字都记不住的陌生人,或者仅有几面之缘的陌生人做对比,非常不恰到。本来就无法对比,硬要把两个场景拼凑在一起。
举一个场景例子,当你想到非洲还有那么多人还在为饥饿困扰,而你现在还好意思一顿吃两碗米饭?这种对比不就是找抽么,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逻辑价值,放在一起,乍一看非常惭愧,但仔细想想,确实可笑。饥饿有饥饿的处理方式,吃饭是自己的一种偏好方式。
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间房子,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道犹如在探索这个房子的空间
你和亲近的人是什么关系?对方对你的“房子”里的构造十分清楚,甚至闭上眼睛都可以在里面自由穿梭,知道右拐两步就是“厨房”,左拐三步就是“卧室”,反之,你对亲近人的人也同样熟知。你们才可能潜意识就知道说什么话,形成什么话,最终较高的接触频率演化成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就是两方都明白对方的性格、脾气、底线、习惯、观念、思维等等。而这些,才是构成“房子”形态的基础。
而不同人与不同人之间的关系类型,也是形成和维持这种关系进化形成的结果。打个比方,你能对一个交心的损友,随便来一句“我靠,你妹”,因为对方知道你在开玩笑,朋友之间的关系结构是一种形态;而你敢不敢随便对你老爸来一句“我靠,你妹”,你让身边的姑姑怎么想?反之,你可以随便什么时候打电话给你爸说,爸,我继续要一笔钱,5万,他问完缘由之后可以就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到账。而你电话给你朋友要借钱,也许,一种情况就是对方说信号不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拿陌生人来说,你连对方是什么户型一概都不知的情况,并且在不可能预知与对方今后是否有长期的交往,肯定只会慢慢的,一点一滴,一针一线地潜意识去“试探”对方的户型。在不知道对方的底线是什么,性格是什么,怎么可能第一句话就和别人发脾气?态度不好?肆意伤害?
你生病,亲密人可以不分昼夜地照顾你没有怨言,同样换做陌生人呢?
说到底,这种不过是人际关系的互动博弈,只不过,这种博弈是潜意识的,嵌入在人性基因中,作为一个常态基础。对于亲人,你们的关系是确定性的,而对于陌生人,你们没有形成关系,是不确定性的。
最后,不得不提到7个大饼的边际曲线定律
经济学的老师们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大饼的满足感是最高的,一旦超过3个之后,满足感随之下降,等吃到第7个的时候,已经想吐了。这个是人性对需求和满足的心理反应,俗称边际定律。绝大多数的人,都逃离不开这个规律。
那么,你和亲人之间,吃了多少个大饼了呢?我告诉这个残酷的事实吧,吃了几十年的大饼了。你们之间关系后期已经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形成,细枝末节也早已生长完毕,再谈热情和尊重,保持一颗如初的心,是不太现实的。这个环境是你和亲人之间一起创建的,你适应了这个环境,环境也造就了你。
所以,一切都如此正常。也许你和亲人之间,见面没几句就要拌嘴吵闹,一旦你长时间离开之后,你是如此期待过年回家的那趟列车,以及,如此期待敲开家门温馨而熟悉的那一刻。
而此时,陌生人,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