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随笔
2020-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sjz水草
今天很平常,一如既往的上课、看作业。上午讲了曹文轩的《孤独之旅》。
毕竟是同龄人,杜小康的经历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但对于放鸭生活的孤寂理解地不太透彻。
我引导他们回忆网课期间,自己一个人在家上了七个月网课的感觉,问他们想不想再回家上网课。他们毫不犹豫地摇头,神色终于凝重起来。
那种只能每天独自一人面对电脑的枯燥乏味,那种不能与同龄人畅快交流的寂寞与无奈,和杜小康要面对的情境大同小异。而杜小康放鸭的生活更单调更辛苦……
与小说中的人物找到了共鸣,接下来的内容就顺理成章,当孩子们读到小说“鸭子下蛋了”的结局时,他们感受到了人物的成长和收获的喜悦。
暖色的结局,使他们理所应当地觉得主人公的命运会有所好转。但是小说不是童话,接下来主人公要经历什么,我没有补充,就让他们保留对生活的憧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