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阻抗,为什么出现?
千万说到了关于目标达成部分的内容,本文继续心理咨询部分的内容。继续来聊聊阻抗有关的部分。
阻抗类型
弗洛伊德曾将阻抗区分为移情型阻抗和压抑型阻抗,其中前者表现为病人对治疗师的关系阻抗,后者的表现为病人对治疗师的情绪阻抗。

移情型阻抗可能会随着治疗关系的改善而消失,而压抑型阻抗,则可能随着情结的挖掘而不断深化,从而妨碍治疗的实施。
移情型阻抗,本质上是把对过去某个重要他人的情感,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它不是这段关系里有的,那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可能会更加真实。
当我接触一个真实的人,发现他跟我之前想象中的那个人,不是一个人,这是破除移情的瞬间,这些瞬间的不断增加,在巩固关系的同时也会让移情化解。
随着关系和治疗联盟的不断加固,移情会慢慢化解掉。人心里的自恋,那些转移的感情,会随着关系的牢固而消失。
其实不能说是完全消失,而是在这段关系那一段移情消失。怎么破掉幻想呢?是接触真实的人,产生真实的感情。
压抑型阻抗是什么样的?其实我的咨询中,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随着咨询关系的深入,他习惯在关系中把自己的想法压下去。
在我身上这种状态,比较常出现在职场上。我经常以为,自己会是那个大声的喊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男孩,但实际上我可能是大臣旁边的旁边的旁边的唯唯诺诺小兵。

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这种压抑。老板在上面讲,其实我心里也有想法,可我会把想法咽下去。
也可能是中午就着红烧肉一起咽下去,我以前是有想法就直接说出来的,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压抑了呢?
大概是某一刻我意识到,我的表达是不受欢迎的,是会碰壁的。碰了两三次壁之后知道,领导说的对。
我心里的想法,还让它属于我心里吧,不要让它表现出来。慢慢的形成习惯性的路径,一个人是很难对抗群体压力的。
那揣摩群体的意思,顺着领导的想法走。这样也挺好。至于我的压抑,我可以选择在其他方面表达,比如自己的事业上。
阻抗原因
美国心理咨询专家卡瓦纳认为:阻抗,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成长的痛苦,即成长带来的某种痛苦,当来访者在咨询中谈及痛苦的往事时,必然会产生阻抗反应;

我跟身边人,聊成长的痛苦,聊原生家庭父母,很多人都会产生阻抗,想捂着不给你看。在痛苦,在纠结,但不想让你知道。
我遇到的大多阻抗,是回避,就是我们不聊这个话题,我们换个话题。而朋友当然更多投其所好,我们聊点喜欢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感觉原生家庭成了人的隐私。我在什么环境中长大?我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大多数时候是忌讳的话题,不能随意开启。
我感觉在以前的我身上也是这样。大概从学了心理学之后,我发现不是了,我可以在他人的面前,很自然顺畅地谈论,我的爸妈是什么样的。
我的这种转变,可能是因为我修复了与父母关系之后的表现。这一个关系顺畅了,我发现周围其他的关系,全部都顺畅了。
其二,功能性的行为失调,即来访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我最近听过,一个类似的案例叫小玉。看上去安静柔美,但你很难想象他同时被诊断为厌食症、社交焦虑、情绪失调障碍和非自杀性自伤。

看上去她行为失调到了一定的程度,但实际上她的异常行为,有可能是她面对自己所处困境的解决方案。
比如厌食症的孩子会特别恐惧发胖。这种病理性恐惧,常人理解不了。而不吃饭恰恰就能立竿见影地缓解这种恐惧。
于是就算人人都知道长期不吃饭会饿死,但那不是孩子眼前的痛苦,就顾不上了。饮鸩止渴,不过如此。
最后问题往往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红利。在选心理咨询之前,我不知道这一点,学了之后,我才发现人是因病获益的。
疾病会带来某些特别急需、隐藏的好处。放弃疾病,改变,就意味着放弃这些好处。要先下定决心,真切地愿意割断这些。
其三,来自对心理咨询或咨询师的期盼,即来访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许或想证实自己的某种想法合理。
来访者的阻抗是想得到咨询师的赞许或证实自己心里的某个想法。也就是来访者因阻抗在咨询师这里获益。

越写我越感觉,真实的关系中,是状况百出的,有这种可能,那种可能,其他的无限可能。我要做的是,和来访者一起思考,一起面对这些。
凡此种种,咨询师需要对阻抗的出现与表现有敏锐的观察与判断,以便加以及时地识别和处理。
阻抗是来访者一种独特的配合方式,来访者在配合我一起走向更好的生活。
部分观点来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岳晓东,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