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凝文学社会热点

抑郁症必须更名!

2016-09-21  本文已影响93人  零凝

这几日某明星的自杀让人们关注起了抑郁症

什么是抑郁症?

为什么自杀率这么高?

看不开,放不下?

性格偏执,追求完美?

太内向,太压抑?

追求太高,不满足现状?

爱情受打击,职场受挫?

对自己过于苛求?

……

更有甚者一听到抑郁症就开始大发厥词:

人要乐观开朗,要知足,看开点,不要整天想东想西,有钱有有钱的活法,没钱有没钱的活法,有什么好抑郁的呢?……

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吧?

事实上是对抑郁症的根本不了解!

类似的还比如自闭症

——多跟孩子们接触啊,整天躲在家里不得自闭症才怪!

都自闭症了,跟社交还有几毛钱关系呢?

哦,百度一下,明白了。

明白了,就不会乱评论了。

明白了,就会重视了。

明白了,就知道理解同情了。

明白了,就不再给病人善意的伤害了!

可为何绝大多数人一开始不明白?

你说一个人弱智,癫痫,精神病,大家一听就明白了:

这是脑子的病,是生理性的病,必须要靠药物治疗的病。

可你一说抑郁症?

——那么有钱,那么成功,那么幸福,还抑郁个屁啊!

自闭症?

——你们家长太宠他了吧,抱着怕伤着,含着怕化咯,把他送去夏令营锻炼一下,看他还怎么自闭!

你看明白了吧?这些误解,而且是百分之九十的误解,甚至连自己的至亲都无法同情的根源,就是因为这个病取的名字有问题!

自闭症,不是因为性格自闭,而是患病以后行为自闭。

抑郁症,不是因为情绪抑郁,而是患病以后精神抑郁。

我看过很活泼好动,很喜欢和同伴一起嬉闹,一起欢笑的自闭症孩子。

我也看过幽默开朗,家庭条件很好,觉得自己很知足很幸福的人得了抑郁症。

得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被理解,没能及时接受治疗,甚至连自己都误会了自己。

——什么,我女儿得的是抑郁症,不用治疗了,我开导开导她!

——什么,我孩子自闭症,明天送回农村老家去,那里孩子多!

——我怎么会得抑郁症呢?我有什么好抑郁的呢?我都不敢告诉别人!

……

而这一切,只需要更改一下病的名称,不就好了么?

通过改名,让人们一听就明白,这病不是心理的,而是生理性的(即便其归到心理科治疗);这病必须通过治疗,而不是简单的管教、开导或自我调节可以解决。

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

比如:

自闭症,改名:脑部缺陷导致交流障碍症,或简单点,自氏弱智症。

抑郁症,改名:脑部病变导致情绪抑郁症,或简单点,抑氏精神病。

(只是个很不恰当的比喻)

你要相信,细节的力量足以改变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