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0本书之七《西班牙三棵树》-木心

2022-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栀子之手
西班牙三棵树

最早读木心先生的书,是好友推荐的上下两本的《木心文集》,单一本就如字典那般厚,不争气的是,我试图几次下决心,要读完其中一本都没有成功,每次都是到大几十页便悄悄结束。

等有空收拾书桌,从一摞书的底下找到其中一本,才想到自己开小差开了这么久,开了这么远,不知不觉又开完了几本书。

当然并不是书不好,只是本人太过顽劣,实在很难同频。

这么说不得不说一说木心先生了,我没有在度娘查木心先生,只是根据书中一些简单的文字来判断。

木心先生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后定居国外,晚年归国,祖籍浙江。以前读的《木心文集》实际上是他的朋友,根据他讲的世界文学所记录的笔记,木心先生去世后,经他的家人同意,由朋友们整理出版的。

从笔记中——我只看了几十页,可以看出,木心先生幽默风趣,讲起世界文学史犹如小儿过家家一般轻松自然,从最早的西方神话讲起,一直向后讲——当然后边我没看。

我之所以看不下去,是因为除了高中看过几本类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学时看过几本《飘》、《简爱》、《百年孤独》等这样比较著名的作品。

后来,大概是口味的问题,外国作品怎么也读不下去了,也没再刻意强求,毕竟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不怕没有书读。

所以,木心先生讲的西方文学,关于书的价值,书中人物特点等等,对于我犹如听天书一般,才不得不放弃的。

推测,大概是不甘心别人如此推崇的作品,自己却看-不-懂,为了遮羞,2016年又买了木心先生的其它作品。

其中便有现在读的这本《西班牙三棵树》,至于为什么搁置到现在才读,现在我才想明白这个问题,其实原来未必不明白,只是不敢承认自己读不懂。

《西班牙三棵树》读起来依然有些艰涩,除了很多生字,僻字,估计不少字现在都不再使用,可见文字一直在变化,不停地变化,不足百年时间,变化如斯。

另一个原因是,本身诗歌一样的文体,它够巧思,也够跳脱,还有隐藏的寓意,加之不同时间,不同的心境所写,很难理解其中的情感。

即便如此,这次无论如何要拜读完,其实读木心先生的文字,便能想见他的人一如他的文字一般,洒脱不羁,灵动而浪漫,博大而深沉。

他的文字之中,世间万事万物,古今中外,现实与文学之中,所有的事物譬如天与地,星与月,所有的情感,所有的人物,都被他灵巧地调动,搭配出超然的味道。

这大概是智慧与博学最完美的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