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神人
写在开头:这是给我自己看的文章,为了对比那些好的坏的人,让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今天上课听老师讲了他的同学,一个中等级的包工头的故事,他在武汉做工程,遇到了三角债——地产公司欠着包工头,包工头欠着民工(还是一家有点名气的地产公司,且叫它L司)。当时它同时用了三个工程队,是为了压制工程队,并互相监督,节省成本。
工程做完了,三个工程队都去要债,第一个讨薪不成,自己把之前的钱全部卷跑;第二个反复讨薪,不成,就鼓动了民工去L司示威,L司的人估计这样的场面见多了吧,当即报警,警察一来,立马形成反包围之势,以扰乱秩序云云将这些人请去局里喝茶了,L司可能赔了一部分钱吧,但事情也不了了之,这个包工头在武汉也很难做下去了,毕竟地产大佬们是一家,谁会用得罪过商业伙伴的人。
第三个,就是我要说的主角,也是反复讨薪,找到财务总监,天天请人吃饭喝茶,毕恭毕敬,人家照单全收,但就一句话:我们也没钱。他也不发怒,只是每天都去,继续讨,说:至少得把工人的工钱先结了吧,都快过年了,再不结,别人都要告我了,牵扯到你们也不好嘛。财务总监磨不过了,勉强放出一点钱,好歹把工资结了,过完年,他又去,总监还是两个字:没钱。不过我们多的是房子,要不给你抵房子,给你85折,地段楼层任选,还送停车位。他想了想,钱反正是要不回来了,而且现在房市不错,那就买房吧,于是选了L司的几套房,后来房价果然马上涨起来,别人都劝他趁早卖,把钱放到手里。他偏不,不过半年,那个楼盘二手房房价涨了10倍左右,坐标武汉。另外,L司觉得他还不错,和他建立了比较长久的合作关系,做武汉地标建筑606的时候,又低价卖了几个门面给他,也是因为买门面的人少了,大家都知道现在实体销售已是昨夜辉煌,而他却已经嗅到了新零售的商机,盘下了几个靠近地铁站的门面,就坐等收钱了。看到这里可能都以为他学历不错吧,毕竟对新零售这么先进的概念如此清楚,实际上,他只是一个高中毕业就出入社会的人,这些都是他自学得来的知识。
这样的人就是与别人不同,讨债的时候,软硬兼施,选择抵房的时候眼光长远,别人都把房子卖了,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来了质的跨越。
2.放寒假了,回家一趟,满是不愿意。家乡太穷了,一切都显得毫无生机,每次从县城回来的那条路已被污染殆尽,嗤鼻的味道充斥着每一个路的转角。
家乡的人也不曾有过多的变化,曾经青涩的人早已世俗,油腻的中年男人们还是热衷于开没品的下流笑话,听着直让人想吐。
为了蝇头小利不要脸的妇女,我也知道了,她老是来我们家过早,拿着十元的钞票,乘混乱的时候塞给我的母亲,然后在我母亲给她找钱的时侯大声呵斥,说她给的是五十元,我们找错了,是贪她的钱。母亲将装钱的盆子拿出来,刚好有一张五十的票子,那便更成了她的"证据",没法,我母亲只好按五十的面值找给她零钱。下次,她又来故技重施,可是我母亲早就将别人给的一百和五十面值的票子收在口袋里,那女人没找到五十元,知道漏了馅,便悻悻的说是她记错了,没有一句道歉。
这个社会是极其可笑的,我算是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