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老北京的回忆
胡同
老北京的回忆
前些日子,带着自己年轻人的好奇心,去了趟北京。
800年古都风华,燕京城闾巷交错。如今,人们已经很难说清,究竟是北京孕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还是胡同成就了厚重的北京文化。
一缕炊烟,一抹轻尘,长街里传来欢声阵阵,深巷中飘来酒香徐徐。这真是一处神奇的所在,它既有亲切的生活气息,又有悠远的历史风情。它,就是北京的胡同。寻常巷陌可领人生百态,街边路口何必曾经相识。人们常问,了解北京、走进北京文化的路究竟在哪儿?也许,它就在人们脚下,就是这一条条盛满了故事的北京胡同……
出门在外的我,最喜欢看着老人们聚在一块聊天,那些显示在老人皮肤上的褶皱,不仅是岁月的痕迹,也是这座城市变迁刻下的印章啊。
一条胡同 一段历史
☀这可是一条将近1000岁的老胡同啦。
☀一位81岁的老奶奶用着地道的北京腔调告诉我。
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国华商场的身后,有一条名为三庙街的胡同。也许人们并不知道,它就是北京城最古老的一条胡同,当地居民自豪地称它为“北京建都第一胡同”。
三庙街胡同的建设可以追溯至辽代,当时名为檀州街,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当地居民说,在辽金时期,三庙街胡同就相当于今天的西单、王府井,是一处相当繁华的街区。三庙社区的书记张斌告诉我们,由于历史上这条胡同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因此得名三庙街胡同。
奶奶打小就在这片儿长大,她对三庙街胡同绝不仅仅是熟悉,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眷恋。
☺“每天,我都要来回走上几趟。”
这位耄耋老人微笑着说,胡同里面既安静又安全,不像外面吵得慌。只要在胡同里转悠,就像在自个儿家里一样。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
过去的老北京有句古话:“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看似夸张的一句话,实则一点也不为过。据清代《京师坊巷志稿》一书的统计,当时北京城就有胡同2000多条。到了20世纪40年代,《北京地名志》中记载的北京胡同已达3200条。而在1986年的《北京街巷名称录汇编》当中,北京胡同的总数已经超过6100条。
从老人的身上,我看到,胡同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交通衢道本身,它更像是北京人生活的依托,北京城文化的脉络。它还似一座座北京风情博物馆,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展映着万千生灵的律动流过。
如今,走在这条300多米长的胡同里,闭上双目,虽然辽金戈马、明清繁华似乎还会在脑际浮现。然而,仔细看去,历史的风尘其实早已远去,胡同的古貌也已如烟般逝去。柏油路、砖墙面所带来的,却只是机动车的呼啸而过,建设者的身影重重…...
北京胡同滋养了北京的人;
人与胡同又一起传递者北京的魂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目前尚存的北京胡同会变得更具古风,已然消逝的北京胡同也会再度归来。到那个时候,北京胡同中的北京人,北京文化中的根与魂,也将得以继续传延下去
……
☺
你以为文章就没了吗?
☺
并没有喔~
下面整理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胡同名,抽个时间去逛逛吧!
趣味胡同名
大栅栏胡同
在北京人口中,大栅栏读做“大石烂儿”,它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清朝时在街口装上了栅栏,而且栅栏很大,因而得名“大栅栏”
锣鼓巷胡同
锣鼓巷胡同原来叫“罗锅巷”胡同,因为这条胡同两头低洼,中间隆起,像是驼背人的脊梁。又因巷内东西两侧各有8条胡同平行相对,形似“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百花深处胡同
新街口大街附近有条名为“百花深处”的胡同。据说明代有对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了二三十亩空地,后在园中辟地种植牡丹、荷花、秋菊、腊梅等花,四季均有,也常有人慕名前来观赏百花,因此得名“百花深处”。
三不老胡同
今天的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监郑和故居所在地。当年,郑和被人们称为“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被叫做“三保老爹胡同”,后来被讹读为三不老胡同。
带上自己的爱人。
停下手中的一切 ,去胡同里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