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少年,那个劲儿
2017年3月的尾巴,我躺在青岛的一个青年旅社的小床上,不记得这是这一个月来辗转过的第几个青旅,不记得有多久没睡过一个好觉,只记得,那天的公交车上,我热泪盈眶。
对,热泪盈眶,我最喜欢的四个字。
对于曾经那个无限激情的少年来说,退回到青岛,算不算是一种屈服?我想过这个问题,认真想过。
2016年的三月,我开始着手考研,就是现在这个季节,我坐在教室里听成功的学长学姐们讲着他们的经验和故事,想象着一年以后的自己也可以站在那个地方,分享自己的荣光。
那个少年,就是那个劲儿。
北京,跨专业。那时候,被梦想洗脑。没有人成功过,我可以。你们不是都不相信嘛,我就做给你们看。一个目标,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自习室里,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我告诉自己去百倍的投入,因为我要告诉你们,我可以。
十月失恋,一个人哭的死去活来,朋友说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事就真的坚持不住了。就是那句话,打消了我放弃的想法,我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呀。对,我要坚持。一点点行动,征服了一些些看客,从“你不行”变成了“你可以”。
2016年12月25日,邯郸下了我大学四年见过的最大的一场雪。我一个人站在雪地里,泪水决堤。我可以跟过去告别,可以跟他告别了。我觉得我是自己的英雄。
2017年2月17日,对不起,我没有成为英雄,我落榜了。一个人蜷缩在被窝里,胸口憋的难受却又不敢哭,爸妈比我更担心,我还有他们。一个下午,只有我知道我已经与那个奋斗了一年的梦想告别,梳理了所有的情绪,设想了所有的可供选择的路,当我和爸妈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只说了一句,我要去找工作。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那些有意无意的关心呀,那些来自远方的“问候”呀,我都可以抵抗。可当我回头看到那些真诚的目光时,无限的自责和羞愧,对不起,我真的让你们失望了。
2017年3月1日,我投出了人生的第一份简历,从此便开始了我这一个月的奔波。还是那份高傲,瞄准的仍然是北上广的大公司,而结果也可想而知,一次次被拍死在漫长的面试中。
北京,这个曾经让我怀抱无限幻想的城市,当我一个月内第五次去到那里的时候,疲惫感占据了原本还算强大的内心,看着人头攒动的写字楼,我开始心生厌倦。这个城市,让我没有一丝归属感。
没有一点点防备,我开始尝试着来到青岛寻找机会。这似乎契合了家人的期待,而自己对青岛这座城市却说不上喜欢,但这里却真切的给我带来了一些踏实的安全感。
起初,奔向这里也是向往着某一上市大公司的校招过来的,在前期与HR有了一些交流之后,那些不要脸的自信心不知从何而来。但是,结果却给了我重重的一个耳光,我连简历筛选都没有通过。
天呐!对于放弃北京折返山东的自己来说真的是走投无路了,不知道该怎么度过那个漫长的黑夜,不知道天亮以后应该去往何方。
冷静到夜里12点钟,我试着去搜索自己的邮箱,发现有一封和某青岛公司人事经理的简单交流,但是对方也只是说让自己等消息。紧握着手里的最后一棵稻草,我发出来了第一封主动要求面试机会的邮件。也许是太累了,握着手机的自己竟然就这么睡着了。
大概也是心事太重,睡眠也只是浅浅进入了四个小时,但是当我醒来时却意外收到了好消息,对方说公司刚好有面试,让我过去试试。这意味着,我可以继续有目标前行了,一道光就这样照进了当时黑暗的生活。
……
初试。
“听你讲话,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吧”
……
复试。
“我们人事经理非常欣赏你,让我一定要亲自面试你,我今天就是来看你的。”
……
一路的否定,一路的怀疑,一个人穿着束缚的正装踩着几厘米的高跟鞋挤在这个城市的公交车上,泪水涌上眼眶。
谢谢被认可,尽管不是自己最想去的大公司,但也不算小。谢谢被发现,尽管不是自己梦想的地方,但也足够踏实。
后来,知道自己被正式录用了。
“恭喜你呀,终于不用奔波了。”
心里没有很多欣喜,一个人围着这个城市走了很久,开始盘算着该如何体面的在这里生存下去。
马上进入四月,大部分的考研录取结果都已经出来了,说出来,仍然是心头最大的痛,还是会试图去逃避。看着别人的录取结果,还是会不甘。大学四年,虽然不是最勤快的,但也还算充实,这份充实带给自己的却是盲目的自信,一次次打击也让我开始重塑自己的价值观,想不通的是,自己究竟是如何把自己作成这样的。
慢慢的沉淀,洗去一点点傲气,我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凡,这份接受并不是向生活低头,而是我可以换一种方式创造自己的价值。
那个少年,还是那个劲儿。
无论,北京,还是,青岛。
那个少年,那个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