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奇谈乡土故事会民间故事

升米恩斗米仇

2021-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娓娓小叙

大盗草上飞得知自己被官府通缉的消息后,连夜进了商人徐仲的家门。他站在徐仲家门前威胁道“你待我儿如亲子,我必给你做牛做马,你若虐待我儿,我出狱后必杀你全家!”

近日大盗草上飞被抓获的消息在京城传遍了,一时间富商们安心不少,再也不用怕半夜被人惦记。

这草上飞被抓获前自知躲不过,将唯一的儿子曹小飞托付给了商人徐仲,并威胁徐仲要好好待他儿子。

徐仲是个厚道的人,他已有一女原本不想招惹是非,不料被大盗威胁。他看这孩子可怜,才刚过五岁就无人照看就应下了这事。

曹小飞自从进了徐仲家门,徐仲待他犹如亲子,自己女儿有的也必给曹小飞一份,时间长了曹小飞就拿这里当做了自己家。

曹小飞七岁时徐夫人又生下一子,徐家人很高兴,终于盼来了自己的儿子。

曹小飞却很担忧,他担心徐家人有了自己的儿子后就不喜欢他了。一次曹小飞趁大人不注意,将两岁的徐小宝推进了荷花池。

幸而当时水很浅,徐仲的女儿徐莺莺就蹲在不远处玩,听到有人落水她连忙呼救,不远处的家丁飞奔过来将徐小宝救了上来。

徐小宝岁数太小说不清自己是如何落水的,又病了一场,大人们也就将落水原因忽略过去了。

曹小飞八岁徐仲将他送进了学堂读书,可能真不是那块料,成绩一直不上不下。

徐小宝非常聪慧,他很喜欢听曹小飞读书,仅凭曹小飞的诵读就记住了不少字,徐仲大喜,在徐小宝五岁时送他入学堂。

徐小宝十岁时和十七岁的曹小飞同时考中了童生,徐家连续办了三天流水宴庆贺。大家纷纷夸这两个孩子聪明,只有曹小飞心中不乐意。他觉得别人恭维的都是徐小宝,自己只是个陪衬。

三年后徐小宝成了年仅十三岁的小秀才,曹小飞也考上秀才了,不过他已经二十了。这些年徐仲为了让他专心读书,并没有让他成家怕他分心。

他却理解错了,以为这是徐仲偏心故意拖延他的婚事。他时常和几个狐朋狗友去喝花酒,认识了不少青楼女子。

曹小飞考中秀才后,不愿意再读书整日东游西荡,徐仲无奈只好托人找关系花银钱,让曹小飞做了一个记录文案的小吏。

这也算是抱上了铁饭碗,有了正式的工作。徐仲开始给他相看姑娘了。说了几个门当户对的曹小飞都不乐意,他觉得这些姑娘太平庸不会打扮。

他其实在天香楼有一个相好的,名字叫小娇。以前他不敢让徐仲知道现在他不怕了。曹小飞干脆去了天香楼,花了300两银子将小娇赎出,领回家去见了徐仲。

这一下把徐仲气的不轻,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娶青楼女子,这小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干脆在徐家住下就不走了。

她自从入住徐家,就把自己当成了大少奶奶,指挥下人做这做那,没事还总去徐莺莺的院子里转,看到有好的衣裳料子胭脂香粉头面首饰拿过来就用。徐莺莺不想跟一个青楼女子争长短,也怕惹爹爹烦心就尽量不与她计较。

徐莺莺十八岁了亲事已订,男方家里是开药铺的家境很好。他对莺莺十分喜爱。

他送了莺莺一个通体碧绿的翡翠镯子,莺莺十分喜欢,就让小丫鬟收起来。小丫鬟在收拾时不小心让小娇看到,小娇就来索要。小丫鬟不给二人争抢起来,不小心打碎了玉镯,这让莺莺十分伤心伏案大哭!

徐仲知道女儿受了委屈,他花钱又买了一对翡翠镯子拿来哄女儿。小娇听说后怂恿曹小飞“你才是这个家里的大少爷,她一个女孩迟早是要嫁出去的,凭什么花那么多家里的钱?”曹小飞也没说什么含糊应过去,小娇十分生气又找茬去跟莺莺吵了一架。

徐仲实在是受不了家里整日鸡飞狗跳,他花钱又买了一处庭院,干脆让曹小飞搬了出去。

徐小宝被先生推荐进了京城最好的书院,三年后高中,徐仲十分开心在家里宴请宾朋。因为小娇的事大家闹得很不愉快,就没有通知曹小飞。

曹小飞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他觉得徐小宝是徐仲用钱供起来的,现在就这么风光以后更不用说。他早就厌倦了每日里做一个小吏,又累挣钱又少那点俸禄还不够给小娇花,他早就不想干了。

这次居然没请他,他非常生气。又加上小娇一直在他面前哭闹,说徐仲偏心明明他才是徐家的大少爷,把他分出来就不管他们了!他俩都忘了,他们的吃穿用度都是徐仲给的钱,不然怎么过的如此悠闲?

在宴席上,小娇憋足了劲打算大闹一场,结果半路来了一个干瘦老头,自称是曹小飞的爹。

此人穿着破烂蓬头垢面,他就是当年的大盗草上飞。这次皇帝大赦天下他被放了出来。他看到儿子老泪纵横,冲徐仲磕了三个响头就跟着曹小飞回家了。

小娇做梦也没想到曹小飞居然是大盗的儿子,根本不是富家少爷,她懊悔不已。

让她更加后悔的还在后面,这个亲爹功夫很厉害,收拾他俩跟收拾俩鸡崽子似的,她除了要每日端茶送水之外,草上飞还给她立了很多规矩,稍有不顺就会挨骂。

曹小飞也不敢拦着,因为他也没少被修理。草上飞回来后就搬出了徐家宅子,并让家里伺候的仆人全都回徐家了,说不能欠徐家太多人情,从此所有的活都要他俩来做,他们过惯了富贵日子,不习惯做粗活。不过没关系,草上飞用拳头教了他俩做人!自此之后,皆大欢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