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9
那天就听说陆老师文,发来了,心下有点儿期盼。
果然,今日见到就是怀旧文。
海死党说把链接都顺着瞧了一遍,满是回忆,满是儿时美好与开心。
所以,好文字就与好音乐旋律一样,它有历史保鲜剂的作用,也有引发视听共鸣的强大功能。
哪怕没有图片、视频作佐证,那样的文字也是会有奇效的,尤其这样的阴雨天,尤其这样的人到中年……
关于完中的三年,运动会我倒是印象不那么深刻。
但是,我记人,记得与运动相关的人,当然,也只是自己目之所及的与自己有关的。
因为年纪小、上学早,那样的身体素质跟普遍大我一两岁的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似乎不是十分友好的,而且也没发现什么特别擅长的项目。
跑也跑不动,跳也跳不高,手臂没有力气,垒球铅球这样的器械,于我简直就是酷刑。勉勉强强,体育老师都是碍于情面给个达标。下雨天,室内活动如果还上体育课,可能垫上运动还凑合,翻个前滚翻也是歪的,跟现在,没法儿想。
直到初二吧,教室前面那块砖土结合的活动空间,立定跳远倒是练出了成绩,大概还是占了体型瘦小的光,轻啊。
于是,双杠上活动的时候,传顺老师就拎我做示范,反正即便掉下来,他说一手就能操起我来了,还埋怨让我爸给我多吃点儿饭,他跟我们家一个生产队,知根知底的。
学校运动会,正如陆老师所言,是一部分学生的高光时刻,尤其是一些在语数外理化不大出彩的同学身上,这样的光芒尤其。
比如那个长腿,小时候就是跳皮筋一等一的厉害,长跑不在话下。
还有短跑厉害的,传顺老师那几年也是带出几个体育特长生的(虽然那时候没有这个流行的说法),经常会看到训练,也会出去比赛。运动会,自然要看这些名选手表演。
我是到上大专的时候吧,矮子里面选将军,居然也参加到了学校的运动队,有了一段时间的训练经历,老实说,挺辛苦的。
其实我也就广播操做得认真些,当时能选我大概还是因为认真,四肢可能看上去协调点。
至于其他项目,真不敢想会在我身上发生奇迹。
果然,集训之后去扬州比赛,一个拉稀就没能上场了。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心理性紧张导致生理性拉稀。包括高考也是。
后来,那学校办运动会,跑八百米,总算跑回来老二的名次。不过,还因为超了同班同学,被批不应该,说什么反正二三名都是我们班的,为什么非要加速呐。
可能当时心里没想太多,正常冲刺吧,也搞不清当时,是不是有要证明一下自己不是临阵脱逃的家伙的好胜心作祟。
时间过得好快,人生如果是赛场,那它比任何一场运动会都激烈、热闹、纷呈。
如今的生活理念不同了,能动一动就更健康的思维已经被根植在脑海里了,运动场上,也许没有普通人的非种子选手的高光时刻,但是健康运动运动健康,都成了自觉自律的行为,没有人颁奖也没关系。
运动或者运动会带给每个人的感悟,也随着年岁的增长不断刷新。早前我在码的字里也说过,或许只因为有过体育运动的经历,才培养了坚持不懈的信念,才有了集体主义荣誉感思想,才有了关于韧性的繁殖,才有了关于失败与夺冠的一系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