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反思和方向
2016年孩子上学以后,我有对自己人生进行过梳理,并制定了一些未来的目标,在一堆物欲清单里,最清丽的一条是:写一本书。
现在回想,那时候并没有确切要写什么样的书,可能只是看了很多书后,才有自己想写的念头。在那之前,我也并没有写过任何作品,除了之前在不老歌里面写的日记。
大概是心有所念,必有回响。后面就接触到了无戒老师,被老师热情洋溢的陕西腔逗乐了,一发不可收跟到了现在。
可我是最不合格的学生,我只限于听,完全没有行动,一个字都没有写,至今都没有人记得我存在过。那时是公司的上升期,我热爱我的工作以及工作伙伴,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和分心,我需要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它也是我安身立命的本钱,能使我达成那些物欲方面的目标。但在我的回头一望里,写作的同学们,这一群有趣的人兴高采烈孜孜不倦地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让我无名的感觉到喜悦和希冀。我像把自己浸泡在写作氛围里,软化每一根神经,汲取营养,等待时机再开始生根发芽。
真正开始写是去年的5月份,但也只坚持了21天日更500字以上,1000字以上的写过3篇。现在这些大部分口水文已经被我删了。可我终于踏出了第一步开始写,算是零的开始。
后来跟随同学们参加了头条新媒体训练营,毕业后加了V没过原创。那时尝试写超过2000字的文章,很多也并不成熟,观点和逻辑性也不强。在研究了平台调性和其他青云文章以后,出于不甘心,我又参加了一次,可只走了一半。因为我发现我写那些文章时,自己感觉焦躁,不可抑制的心浮气躁。有时看那些拼凑的道理自己都感觉到牵强,看着自己囤的一大堆东施效颦,拼词造句的文章,越发沮丧。一并删了了事,反而感觉爽快了。
我认真的想了又想,之所以一再对写新媒体文动心,是看到那些十万加青云,看到别人能月入多少多少......,开始有了利欲之心,可我一开始写文,并不是为了利,是为了“写一本书”,虽然那时候并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写一本书,一本书能带来什么。
我是喜欢文字的,当我写出一篇故事时,会有一种莫名快感,如同孕育了一个孩子,看它呱呱落了地。无论读者说它哪里不好,都有一种自己看自己孩子的感觉,越看越觉得好,一种创造者的自豪感。
所以也不想亵渎它,希望每个字都是我想自己写出来的,是它自己想从我心里手下跳出来的。而不是为了其他庞杂缘由被迫而出。我有自己的工作可以养我身,它只用滋养我的心就好。
一直以来,都感觉人的情感、情绪是最为奇妙的,每个人的一生做的每件事,都有心绪,它受制于人性,有善有恶,有明朗有阴暗,决定着人的行为和一切事物的发展和结果。这是有趣和值得探索的,而所能表现淋漓极致得就是故事或小说,在里面我会有更多思考,一个什么样的人,遇到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思考,什么样的心理决定他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是我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和决定?能让自己对本身多了更多反思和完善,也是个修心齐身的过程。
而另外一个更大的收获是,自己变得更加豁达。真正领悟到,人生的挫折和苦难是真正的恩赐,虽然它像个锤子一样在你一生里敲敲打打,但最后出来的一定是个充满质感和立体饱满的自己。对于成功者是一种谈资,而对于写作者,是思想的深刻。
所以我的方向,就是写故事和小说,目前刚尝试超过8000字的故事,今年尝试写一部长篇的试试看。即使做不到高产,但随笔还是要坚持写,不至于在思维枯竭时手也起了生。素材需要刻意累积,表达方式也需要再练。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