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心理学演义心理世界

心理学演义(40)卡尼曼:思考有快慢,冲动加偏见

2018-11-01  本文已影响18人  董点心理

讲多了心理学家的风流韵事,大家快没感觉了。我们今天换换口味,讲一对好基友的故事。

先看个例子:

有个汽车商做广告,重点宣传他的汽车节油:

第一种广告词:本车每10升汽油可以行使100公里。

第二种广告词:本车每百公里油耗10升。

数学好的你,可能早已经算出来了,他们的油耗是一样的。但是,你有没有感觉他们二者之间的区别。

第一种说法,人们会关注在里程上。感觉是,哇塞,可以跑这么多。

第二种说法,人们关注点会在油耗上,感觉是,油耗这么高。

美国的汽车广告基本是第一种策略;中国的汽车广告基本是第二种策略。这可能是美国人不太在意汽车油耗的原因!反正他们的收入是我们的很多倍,而油价也就是我们的一半。

通过以上这个例子,你会发现你最初以为自己是一个理性人,但是感性的行为会时时刻刻决定和影响着你的判断和决策。

再举两个例子:

某超市准备降价促销一种婴儿奶粉。有两种标识方法。第一种是明确指示“每人限购12罐”时,平均每人的购买量是7罐。在明确指示“不限量”时,平均每人的购买量是2罐。注意,不论买多少罐,奶粉的价格是一样的。下次去超市,不要被”限量供应“给忽悠了。

手术前,医生可以对病人说:“这种手术的存活率是90%”;也可以对病人说:“这种手术的死亡率是10%”。感受是不是不一样?

这些研究是不是很有意思!做这些研究的人,就是丹尼尔.卡尼曼和他的好友特沃斯基。

好基友,一辈子

2002年,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可是第一个纯正的心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巴甫洛夫、斯佩里是生理学家;司马贺是计算机领域)。

在颁奖典礼上,卡尼曼热泪盈眶,深情地怀念起多年的挚友--阿莫斯.特沃斯基。他说,我多想特沃斯基还活着,和我一起分享这个奖项。

不是卡尼曼谦虚,而这是学术界的共识。甚至如果卡尼曼不这么说,所有人都会鄙视他。

我们首先看看特沃斯基与卡尼曼的经历。

卡尼曼(左)与特沃斯基(右)

经历不同,追求不同

卡尼曼(1934--),他是法国犹太难民的后代,想想那个时代,希特勒横扫欧洲,开始种族清洗犹太人。年轻的卡尼曼是在漂泊和逃难中度过的,直到以色列建国才安顿下来。逃难的经历使卡尼曼缺乏安全感,内心也比较敏感。常常怀疑人生。

特沃斯基(1937-1996)是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母亲是政治家、女强人。特沃斯基从小合群,勇敢,且善于打动和影响其他人。曾经加入以色列伞兵部队,并因为冒死保护战友获得勇士勋章。特沃斯基的内心是自信而强大的。

志同道合,形影不离

虽然经历不同,但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不,有缘千里来相会。1969年,一次关于直觉决策的准确性争论让两个人惺惺相惜,形影不离。

两人在个性特征和研究习惯上的差异,使他们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卡尼曼很敏感,他经常提出很好地问题;而特沃斯基思维缜密,会使这种想法成为一个科学研究,并提出科学规范的解释。

因此,对于一篇论文,或是一个研究成果,两个人的贡献彼此交织,难以拆分,也没法判断到底谁的贡献更大一点。以至于通常一篇论文写好,两人彼此推让第一作者的署名权,最后只能靠投掷硬币决定。

他们的妻子都吃醋了,说仿佛他们两人才是恋人关系。

北美淘金,产生裂痕

形影不离大约10年之后,1978年,卡尼曼再婚,为了和新婚妻子在一起,去了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好基友,特沃斯基也毅然举家迁居北美,不过是去了斯坦福大学。

尽管二人距离一千五百公里,但两人每隔一个星期坐飞机聚会一次。

距离总会产生裂痕。因为特沃斯基的个性外向,自信。学术界倾向于将他们的贡献归功于特沃斯基。比如,特沃斯基很早就获得了国家科学院的院士。1984年,特沃斯基获得了在学术界很有影响的麦克阿瑟天才奖。

卡尼曼则始终一无所获。

敏感的卡尼曼当然无法接受这种结局。要摆脱特沃斯基的巨大阴影,卡尼曼必须出来单飞才行。

1996年,经过无数个无眠的夜晚,卡尼曼决定向特沃斯基提出绝交。

生死之交,此心永存

绝交三天之后,特沃斯基被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医生说最多只能活六个月了。

卡尼曼当即泪崩!在那一刻,所有的所谓荣誉都成过眼云烟。卡尼曼陪着特沃斯基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2002年,卡尼曼凭借当年两人共同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得到这个奖项的心理学家。

卡尼曼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理论贡献

他们的贡献主要是:前景理论。它关注的是人类的决策和判断机制。更简单说,是探索人类决策的偏差!来,下面一起看看你是否有这些臭毛病。

  判断的偏见

(1)卡尼曼等对股票市场的研究发现:不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不存在可以持续赚钱的投资技能。一些人或基金公司能赚钱的原因仅仅是由于运气好,并不存在什么专业投资技能。多数基金管理人的表现并不比乱扔飞镖的黑猩猩更好一些。

你说不对呀,我为什么你感觉基金公司都是赚钱的呢?因为你平常只关注赚钱的基金,因为他们会大肆宣传。亏钱的基金总是恨不得躲在角落里,越少人关注越好。

这就是:代表性偏见,是指你常常会过分相信小样本,认为小样本也能代表整体,或者整体情况能通过小样本体现出来。

(2)在家庭里,如果让丈夫和妻子判断自己的贡献。他们都会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付出超过50%,即便很少付出,整天在外鬼混的丈夫也认为自己贡献巨大!!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可记忆的和常见的事情进行判断。自己做的事情是记忆最深刻的,别人做的更多是一个符号。

这就是:可得性偏见,是指你越容易想起一件事,就越认为这件事容易发生。

(3)谈判开始的时候,通常双方都很狮子大开口。比如,中美贸易谈判,美在谈判之前总会吹风,提出一些及其荒谬而过分的要求。为什么?他们失去理智了吗?当然不是,这是在利用锚定效应。也就是首先给你设置了一个标准,然后在谈判的时候再让步,最后让你感觉占了很大的便宜。

不论是淘宝商家,还是大商场的促销。都会说:原价%%,现价%%。原价一定很高,让你感觉以现在价格买到,就是捡了便宜的感觉。而,如果直接标一个现在卖的价格,你大概不会有这种感觉。

这就是:锚定性偏见,指你在做判断时,常常会受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支配。

(4)来做个测验。

因为你工作最近表现不错,公司准备给你奖励。现在给你一次机会,你有100%的机会获得200元;或者三分之一的机会获得600元,三分之二情况下分文没有。你选哪个?

请在心里记住答案。

又有一种情境,你在网上购物被骗了600块。A方案(别管方案具体内容)可以使你挽回200块;B方案可以有三分之一的机会全要回来,三分之二的情况下一分钱也要不回来。你选哪个?

请和第一个答案比较一下。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指出:人们面对可能获得的收益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意冒险(也就是第一个种情境选A);但在面对损失时,又会变得愿意冒险一搏(也就是第二种情境选B)。但聪明的你会发现,如果一个人是不变的,应该都选A,或者都选B。

人的风险偏好,事实上会随着自己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改变。这和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的风险偏好相对稳定的观点完全不一样。卡尼曼的研究开创了行为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经济学家塞勒受卡尼曼理论的影响,而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桑斯坦(奥巴马经济顾问)受卡尼曼理论影响,改进了很多政策。比如,修改美国汽车油耗表达方法,应用跟中国类似的表达方式(100mile 用多少Gallon汽油)来推进节能减排。

你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性了吗?

扩展内容:行为经济学(经济心理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