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五角星散文

好书共读 | 万般滋味,都是生活(04)

2023-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田心尔

——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的同真物一样。

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

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美”都是“神”的手所造的。

假手于“神”而造美的,是艺术家。

——真的女性的美,全不在乎她们所苦心经营的装饰上。反在她们所不注意的地方发现她们的美。

——人体的美的姿态,必是出于自然的。

换言之,凡美的姿态,都是从物理的自然的要求而出的姿态,即舒服的时候的姿态。

静物的布置,亦是如此。

——纯正的绘画一定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纯正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

——真的美术的绘画,其本质是“美”的。

美是感情的,不是知识的;是欣赏的,不是实用的。

所以画家但求表现其在人生自然中所发现的美,不是教人一种知识;看画的人,也只要用感情去欣赏其美,不可用知识去探究其实用。

真的绘画,除了表现与欣赏之外,没有别的实际的目的。

——我们虽然由儿童变成大人,然而我们这心灵是始终一贯的心灵,即依然是儿时的心灵,只不过经过许久的压抑,所有的怒放的、炽热的感情的萌芽,屡被磨折,不敢再发生罢了。

这种感情的根,依旧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后的我们的心灵中。这就是“人生的苦闷”根源。

——艺术的境地,就是我们所开辟的、来发泄这生的苦闷的乐园。

在艺术的生活中,可以暂时放下我们的一切压迫与负担,解除我们平日处世的苦心,而做真的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奔放的生命。

——艺术教育就是教人用像作画、看画一样的态度来对世界;换言之,就是教人学做孩子,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他们长大以后永不泯灭。

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培养童心,就是涵养趣味。

——要培养孩子的纯洁无瑕、天真烂漫的真心,使成人之后,“不为物诱”,能主动地观察世间,矫正世间,不致被动地盲从这世间已成的习惯,而被世间结成的罗网所羁绊。

——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

在艺术上同理,人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乃表现了绘画而感到自然的美。

——画不是想的,是看的(想不过是画的附属部分)。

——在艺术创作上,灵感为主,而表现为从;即观察为主,而描写为从;亦即眼为主,而手为从。

故勤描写生,不如多观自然;勤调平仄,不如多读书籍。

胸襟既广,眼力既高,手笔自然会进步而超越起来。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

——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

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

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