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知道怎么办》听课感悟

2020-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轩妈家有两宝贝

喜欢粉嫩嫩的,粉色与浅蓝色,特别搭调,被封面深深吸引了。

1,55387原则

55387是什么呢?

55%决定沟通效果的仪表

38%沟通时的语气、口吻

7%是传达的信息

如果55+35没有管理好,那么7就没办法传达。

案例:

忘记了以前从哪本书看到的了,原来传递出这么多信息。

我们5.1从老家回来,就去订装修了,本来我想着多看几家对比一下。结果,老公就答应了。

到了第二天,又让我打听别人的装修价格。

我一听就烦了,当初我说先回来考虑一下,你不听,非得交定金。交了定金了,你又说打听价格,你自己打听也就罢了,还得让我打听。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我说话语速比较快,声音比较大,他就认为沟通不下去了。

⇒听的繁体字:聴

    意思是看着,一心一意的态度去听

2,一致性表达

樊登老师曾经讲过:述情障碍

有些人不会表达感情,明明是关心,爱,而表达出来的是愤怒、失望

孩子在表达感受的时候被切段了,就不会表达了,就不会识别情绪。

孩子是从父母这里学习的,父母是从童年学习的

如何改进呢?

家长做功课,识别情绪,正向反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成为高影响力的父母。

3,打孩子的严重后果

中国古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人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很多人小时候被打大的。相信那个时候一定是痛苦的。

但是,孩子的感受么?

你在打孩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你知道打大人是暴力行为,是不对的,但是,为什么打孩子就可以呢?

4,孩子良性品格的养成,与父母正向反馈的影响很大。

很多人习惯性的挑剔、指责、抱怨,而不懂的正向反馈。

樊登老师曾经说:孩子做对了,是塑造孩子好行为的时候,孩子做错了,是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的好机会。

所以,作对的时候,多肯定、鼓励。

5,哭泣免疫法VS情话陪哭法

哭泣免疫法:

在以前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孩子哭的时候不要抱,哭着哭着哭够了就不哭了。

而我有了老大,母亲也是这样教导我的,幸运的是老大并没有怎么哭闹,只是我确实报的比较少。

这个弊端是什么呢?

孩子最后可能真的不哭了,因为他的情感没有得到回应,慢慢的他就不哭了,就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等他长大了,也会忽略别人的感受。

6,内驱萌芽:引导孩子爱学习、写作业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开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那么,如果已经过去了这个阶段,那么就从纠错开始:十天养习惯,十年纠习惯。

①首先,设定一个“出错率”。

一旦你期待孩子百分百正确,那么,这是对父母的深度折磨。

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写错→父母上火→孩子恨“写作业”→孩子恨“学业”

孩子的问题在家长,家长的问题在童年

②去夸奖孩子:认可他

最难的就是发现亮点+为什么?

比如:

你今天自己安静的写了半个小时,比昨天进步了10分钟。

你今天这个字写的很用心,比之前写的整齐了。

当孩子接收到这些反馈的时候,他的价值感就产生了,生命也会向上生长。

通过二级反馈,满足孩子的深度渴望。

7,爱

爱的繁体字:愛

愛:中间有个❤

爱是需要走心的

现在很多孩子眼中的父母: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

有些人只是通过表面现象来解决问题:

好使一时,而不好使一世

需要找到深层次的原因,对症下药。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