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的策划,考验的是什么?
1
我们公司的年会
上周五,参会人数达到800多的公司年会终于在HR部门的齐力策划、执行中拉开了正式的幕帘。这是我参与的第三次年会任务,每一次都会在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感受。而今年的经历,估计可以记上个10年吧。
对于老板来说,公司年会的现场效果,嘉宾、员工的体验好坏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策划的成功与否,还是企业文化的宣导到位水准。于是,老板便不知不觉对年会有了不断攀升的期望值,并加入更多个人性想法的环节。
因此,年会的主题设定,首先由老板传达出的“严肃 严谨”为方向延伸。这种主题氛围,不得不让年会的许多有趣环节砍掉。
其次,老板希望更多关注地区负责人的关怀。鉴于此,年会安排了大量的表彰环节以及老板的“总结去年,展望未来”的讲话。
最后,还需要不时更改已经确定好的策划方案,因为老板的突发奇想。
但没关系,即使如此,我们依然在自己的工作职责上埋头苦干。比如我负责奖项信息的汇总,需要确认奖项对应得奖人,确认上台颁奖领导人选,安排上台领奖的人数,以及现场的整个颁奖、抽奖环节的实时跟进。而部门其他同事也有着自己那部分的任务,毕竟我们对这种相对大型的活动,有着已经越来越少能够触摸到的集体责任感。
虽然,整个策划过程中,我们辛苦而期待着。但,年会现场真实的“无掌声、流程重复堆积、观众脸部僵硬”情况,还是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年会结束后,老板爆发了。一字字的指责与对年会的负分评价,让我们本放松下来的心情立刻沉重。当然,有同事感到委屈,有同事感到生气,也有同事感到愧疚。
想象一个画面:作为最后场地的收拾负责部门,对,依然是HR部门,挤出时间打算拍一张集体照时,老板出现了,斥责下,沉默的、耷拉着头的一群人静静站着。。。
如果按照老板的要求,我们的这场年会实在是烂到至极。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问心无愧。
2
那么,年会的策划,真实考验的是什么?
1)契合企业文化的导向
阿里巴巴的年会上,马云的出场表演可以真实的掀起员工的兴奋,而不管是扮丑还是扮酷的马云,都给员工一种老板很有趣、很亲和的印象。也就是说,年会也是在考验企业领导者本身的文化传导内容。
那到底该如何契合呢?企业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于是长远的定位为每一次的年会最坚实的方向,并向着接近最终文化目标而累积起有效的经验。
2)策划的科学性,从群众心理出发
不得不说,一场年会的评价主要来自于受众者,年会不仅仅是一场华丽的盛宴,更应该是全体的“狂欢”。
比如显得略严肃的讲话,能否缩短交叉进行或者叠加关联的环节来呼应讲话中的意义性。
比如激动人心的环节——抽奖环节,是否不用太过集中,消耗热情。
3)专业的年会小组,更丰富的准备时间
作为并非专业的活动策划人员,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充分的穷尽问题场景,这样才能使得各环节的顺畅衔接,甚至减少因为细节而产生冲突。
而作为策划负责人,应该加大领导力的核心工作,成为风向标。
当然,以上仅从本次的年会活动体悟到的细微想法,基本是冰山一角的细节。我想,当下一次我再次参与活动的时候,我是否有了一点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