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城:民国第一奇女子
木心先生说: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如果问我什么才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我的回答是吕碧城。
在外人看来,吕碧城是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拥有各种烜赫的头衔,活得风风火火;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生活冷冷清清,游遍地方无数,却没遇上一个对的人,赢得无数人的青睐,却没有人能得到她的垂慕。
她一生未婚,晚年遁入佛门。20世纪初,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这样的盛名到底是一种胜利还是一种负担?她的被推举是是她的选择吗?如果可以平凡点,她是不是也能过得幸福点?
吕碧城幼年失父,本已十分不幸,却还得忍受别人对其家产的觊觎。在四处奔波维护家产时,却一不小心名扬四海,招来了夫家的退婚书。
汪家传过话来:“吕三小姐小小年纪,就能呼风唤雨,日后过门,怕难管束。倘不如意,无端端惊动了官府,我们汪家担待不起。”这理由真是让人无语,因为你太强大了,所以我们家容不下你。
在当时的年代,被退婚是一件极其耻辱的事。对于这些,她无人可倾诉,只得忍而不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何必为了不值得的人忧心呢?
身为女子,弱则无以立世,强则为男子敬而远之。谁不愿意躲在温室里当一枝娇弱的花朵,可如果无人给你庇护,那只能让自己强大,保护自己,也保护更弱小的家人。
在投奔舅父家期间,她孤身一人奔赴天津,从此开启她不凡的一生。1903年,吕碧城的文采得到英敛之的青睐,初露锋芒,后被娉为《大公报》第一个女编辑。
她的格律严谨的诗词作品也得到了前辈们的赞许,对于鼓励女性解放而发表的作品在社会上也激起了惊涛骇浪。从此,她声名鹊起,吕碧城的名号世人皆晓。
1904年9月,吕碧城任北洋女子公学总教习,两年后,任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
1912年3月,吕碧城受聘担任总统府机要秘书。
1928年,吕碧城参加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
她是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编辑,第一位女性撰稿人,第一个任此高级职务的女性,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提起民国奇女子,人们总会想到林徽因陆小曼,却少有人知吕碧城。
在了解了她的经历后,我想她才是民国第一奇女子,没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润饰她的人生,只甩给你她的惊世才华,让你望尘莫及。
在她三十五岁时,吕碧城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四年后学成归国,她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并把自己的见闻著成《欧美漫游录》。
一个如此惊艳的人,才华与美貌兼备,勇气与胆识齐聚,爱情道路却走得异常艰辛。少年时的一纸退婚书,给她的人生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在她看来,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早有妻室,汪精卫年岁较轻,汪荣宝亦已有偶,张蔷公年届不惑须发皆白!她已经如此优秀,自然不会屈尊下嫁于那些平庸之辈。
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李鸿章之侄李经义等人也曾纷纷表示爱慕,却都被拒绝。她曾说:“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门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因此难得相当伴侣,东不成,西不合,有失机缘。幸而手边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耳!”
她追求的不仅是人中龙凤,更是灵魂伴侣。绝不将就的她宁愿一辈子与文学为偶,也不愿意嫁一个她不爱的人,过平凡的一生。
吕碧城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业成,情艰”。她的多项第一让她成为中国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颗明珠,但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了解她的孤寂。秋瑾是她真心看得上的人,心灵相通,却不幸早逝。秋瑾曾问她:“你少时未享父亲慈爱,后来又遭夫君遗弃。你当真是心高孤傲,无人入眼,还是你心下惶恐,无力相恋?”我想就是这两点原因,才导致她一生未婚吧。心气高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内心惶恐,怕被遗弃,所以她连尝试都不愿意。
曲高和寡,或许就是这样。她不凡的才华与胆识决定她并非一般人,她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过普通的生活。如果是你,你愿意成为吕碧城吗?名利双收却终身孤寂,爱她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她爱的。
我想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选择,名利太吸引人,但孤寂却太熬人。就我而言,我不愿意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按部就班地生活,从生走到死,却也没有勇气一个人一辈子。
或许爱情就像徐志摩所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们无法用努力去获得。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变得优秀,至少让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不至于为生活所迫。
吕碧城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易实甫认为其“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曾经,她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而现在,却显有人知。我不确定你会不会喜欢她,但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她存在过,风风火火而来,冷冷清清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