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凭什么晚婚呢?
闺蜜最近一直在跟我吐槽:“生完孩子后,老公可有可无,婆婆最好没有”。劝我千万别相信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话,什么年纪到了,拖着不好,再拖下去只有别人挑你的份,就像挑大白菜一样,赶紧找个好人家嫁了。
回一趟家,我就得赔一次笑脸,妈妈的好友、自己的亲戚聚在一起,争相着给我介绍男朋友,那阵仗不知道还以为是要开什么大会呢?
几个好友聚一起,句句离不开婚姻、孩子等话题,我就像被隔离在另外的空间,静静的听着她们讨论,我却连一句话都不太想表达。
突然话题引到我身上,一位好友说再过几年就奔三了,到时候失去了年轻这一资本,女人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你也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另一位好友抢着说:“就是,我也是相亲的,认识半年算久了,这不也要结婚了,爱情这事啊我是不再想了,能把日子过好才是真的好。”
听着她们的劝导,我挂上我一向自认为完美的笑容,应了一声响亮的好。
是啊,结婚了,爸妈高兴了,别人也不会笑着调侃暗着议论你,一切都那么的顺其自然,遵循着社会的既定规则,一步一步按定制好的生活往下走。
可我不甘心,我的一辈子难道就这样了吗?人生匆匆几十年,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好这一生。
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未来的那个他,也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同样的,若遇见了对的那个人,就毫不犹豫的抓住他的手不放。
以前喜欢上一个人,单纯无顾忌,认为爱能化解一切;现在喜欢上一个人,欢喜又疲惫,惊觉爱不是万能的。
久而久之,喜欢上了一个人呆着的感觉,享受孤独带给我的力量和光芒,让我在独处时能思考更多的事情,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清楚自己想要找的那个人究竟是怎样的?
二十岁出头,聪明的女人会想着事业,想着脱贫,做一些有价值的事,不断的拓宽眼界,充实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直到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抵抗突然袭击而来的风风雨雨。
几年过去,你会发现她们活得潇洒肆意,在不受钱控制的环境下,谈感情,谈结婚还为时不晚。
我也在逼迫自己往这样的轨迹发展,让自己成长得快一点,在拥有爱情的同时还能够拥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爱情晚一点没关系,只要你是对的那个人就好。
被我婶婶一直催婚的表姐终于嫁了,她抵抗了这么多年,终于迎来了她内心里对的那个人。
曾经我也调侃着表姐,再不嫁就真的没人要了,等到我处在了她那个位置时,才明白她的心境以及她的坚持,还有她的勇敢。
表姐经常跟我提起周国平先生的那段话:“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表姐也曾经焦急迷茫过,甚至还想着要不听从家人的安排算了,但就在多次相完亲后,她深刻的理解了双方硬是凑在一起没有共同话题聊的尴尬和无趣。
让人后悔的不是晚婚,而是凑合。
所以她放弃了,一个人活得有滋有味,但她仍是相信爱情,有就好,没有也不差;在偶然的一次聚会,她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
爱情不是不来,只是来得晚了一些。我在玩耍的同时遇上了同样也在玩耍的你,一切都刚刚好,那个如清风如细雨的人就站在那里等着。
最后是你,真好。
这个时代,流言蜚语、闲言碎语满天飞,我们不必一一理会,也没必要因为世俗原因就低下了头,就如《胜者为王》里的那位爸爸说的话:“她不应该为父母结婚,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着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结婚,昂首挺胸的,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我们不是为了别人而活,也不是为了父母而活,我们是为了自己而活着。
单身时努力充实自己,做好每一件事,学点东西,认真的经营好自己,把自己的缺点不断的缩小,直至转化成优点,一层一层的叠加,优势不断的壮大,就算看着镜子里虚化的自己都觉得好喜欢。
等来年,你遇到了那个一直等着的人,站在他身边,拍一下他的肩膀,笑笑说:“等你好久了,一起走下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