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维每天写1000字

只需七步,人人都能讲故事

2016-06-29  本文已影响229人  可惜无声

写故事,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是个可望不可即的目标。一提到这个名字,脑中就浮现出“很久很久以前”这句话,仿佛以前是个很神奇的词语,任何语句只要加在它的后面,立刻就能成为一个故事。但其实,每个人都能成为讲故事的人,也不需要用“很久很久以前”来开头。从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在研究讲故事的技艺,直到现在。虽然没有一门学科称为“故事学”。但前人业已总结出了一套行而有效,为现实检验千年的所谓“公式”,可供任何人使用。

虽然一提到“公式”二字,有些人的抵触情绪就开始萌发。在他们眼里,公式这个词似乎总和僵化,死硬的理性派有着直接的联系。却没有意识到,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部分文学影视游戏作品,都是基于一些公式搭建而成,一种让事实最大化符合人类心理预期和认知习惯的公式,这种公式其实就是任何故事中都存在的内部逻辑。

在一段时间内,好莱坞出产的电影,可以称为世界电影的水准标杆。而电影归根到底,其实也是用场面调度来讲故事的一种载体。在多年的研究与试验后,好莱坞建立了一套可以让其电影流行于几乎所有文化系统的运作模式,对于一剧之本的剧本,要求更是严格。他们有一整套的筛选制度,将有希望的故事与只能拿来做草稿纸的剧本区分开来。其评判标准,也是基于一套讲故事的公式。

台湾著名编剧、小说家许荣哲曾经提过,他在学习编剧时,第一堂课老师就教给他们一个方法,可以在仅仅三分钟之内就说出一个故事。而且开头、冲突、转折、结尾,无一不包,结构完整。就是依靠公式的使用,这也是他们老师几十年的经验积累:

第一步——给你的主人公一个目标?

第二步——有了目标,那他是怎么努力的?

第三步——他付出了努力,遇到了什么障碍?

第四步——努力得到了什么结果?

第五步—努力不一定就会达到目的?那么是否需要换一种方法,或者有其他外力介入?

第六步——主人公因上所叙述,快要接近完成目标了,这时突然出现什么转折?

第七步——最后的结局呢?

这七个步骤,将故事划分为开始,中间,结尾这经典的三幕式结构。主人公获得目标开始努力时,也代表第一幕的结束。第二幕中,主人公会想尽各种方法来接近目标解决问题,但多少都差那么一点。随后,当他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得手之时,突然发生一件事,使得故事一百八十度大转折。这将故事推入了第三幕,也就是最后的结局段落里。

如果讲故事本身能够成为一门学科的话,那它可能会比心理学还要年轻。但这并不代表,讲故事本身是一件只能依靠直觉和灵感来进行。只要按照这七步执行,每个人都能迈出讲故事的第一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