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瓦当文若凡文萃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2018-07-23  本文已影响1313人  王汉文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又闻爆米香

王汉文

黄昏时分,朋友紧急相约去明珠路一家酒店喝酒。我骑着电瓶车沿澄月岛、杭州路,快速拐进磁湖边上的明珠路。当我骑进明珠路二三十米远时,忽闻一股浓浓的爆米香味。我扭头看了一眼,看见靠湖边的林荫道上有一个老人摆着一架久已不见的爆米机。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此时我已骑过了爆米机的位置,且又有人催等,我在车上犹豫了片刻,但还是掉头骑到了爆米机与老人身边。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这是多么难忘的儿时记忆呀!我好像有三四十年没有见过爆米机、没有吃过爆米花了。我掏出手机,从不同的角度拍爆米机、拍老人,拍爆米花的全过程。老人不仅不反感,还很配合我。大约拍了几分钟,手机响了,朋友说菜已上好,大家都等着我。无奈,我只好收兵赴宴。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大凡40岁以上的人都吃过爆米花。那时物质匮乏,可供儿童吃的零食寥寥无几,就连这爆米花也不是每家每户的儿童可以想吃就吃的。有的家庭十天半月爆一次,有的恐怕一年都难得爆一次。因此,当爆米机出现在哪一条街巷时,那一条街巷便会米香四溢、欢声笑语,等待爆米的小孩、大人排队排成长龙,有时候长达几十米。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那时的粮食都是供应的,一般人都是吃的糙米。糙米炸米泡不好吃,要用糯米或梗稻米。糯米只有过年时才有供应,因此很多家庭就把过年分配的糯米储存起来,留待日后分次炸米泡给孩子们吃。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爆米机除了炸米泡外,还可以炸玉米、炸蚕豆。炸一斤米收加工费一毛钱,加糖精收一毛二分钱,一斤米可以炸出一脸盆的爆米花,可供一家的孩子快乐、美味好几天。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改革开放后物质丰富了,各种袋装零食出来了,品种越来越多,保鲜时间加长,且不会因时间、空气影响而软化、变质。爆米机由此而被淘汰了。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九十年代初,街上曾经出现了一种柴油机的爆米机,但它爆出来的不是扩大了的米粒,而是像甘蔗一样粗壮的米条。因为是柴油驱动机器加热膨化出来的,所以米条上总有一股柴油的味道,所以这种机器诞生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关于爆米机,除了儿时的记忆,还有传奇的睿智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建交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街头看到了爆米机炸米泡,尼克松与随行的官员都看呆了!怎么把一小碗米放进去,出来就变成一大脸盆呢?在与周恩来总理会面时,尼克松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周总理爽朗地笑着说:“这是我们研发的小米扩大机。”尼克松点头称赞:“怪不得中国这么多人都能吃饱肚子,原来是有这种神奇的小米扩大机啊!”随后,尼克松向周总理提出了订购1000台“小米扩大机”的请求。据说这是中美建交后的第一单国际贸易。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故事总归是故事,这故事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演变。但我们中年以上的人对爆米机炸出的米泡是终身难忘,回味无穷的。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酒后饭罢,我赶紧去看爆米机与老人还在不在?此时已是晚上八点,天色已黑,但有路灯。我骑过一遛路边停靠的小汽车之后,一眼又看见了爆米机与老人。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老人静静地坐在机器旁,敞开胸襟抽着烟,看着远处的磁湖美景,看着男女老少和牵着狗的人在亲水长廊上散步。在他的旁边,摆放着四五袋炸好了的米泡与爆玉米。

[散文]又闻爆米香/王汉文

我再次走近炸米泡的老人,并与他攀谈起来。老人名叫陈南生,鄂州人,今年78岁。1964年,24岁的他花85元(那时人的月平均工资是30元)买了这台爆米机,然后与生产队签协议来到黄石炸米泡,每月向生产队交20元钱,不然就会被当着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

令陈南生没有想到的是,他尽然在黄石一干就是几十年,而且在黄石成了家,生了孩子,买了房子,成为了一个黄石人。如今儿女都长大了,各自有了家,且有了重孙。七八年前,闲不住的陈南生又将那台老爆米机翻出来修好,重操旧业。

他说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消遣时光。他就住在明珠路旁边,每天下午四点多钟出来,晚上九点钟收班回家,生意好时可以收上百元,不好就是几十元。我问他黄石还有没有其他人炸米泡?他说应该没有了。因为没有人还有爆米机,也没有厂家再生产这种机器。

谈话间,一位60岁左右的男子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过来了。男子拎起一袋米泡问小男孩要不要吃?小男孩瞥了一眼说不吃,那男子就把米泡放下了。我说这东西可能只有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才会吃,现在的小孩子是不会吃的。老人说是的。

男子与小男孩刚走,一位散步的中年女子走了过来,说要一袋无糖的糯米米泡。老人说现在没有,叫女子先去散步,过半小时后再拿取。

同一个爆米机,同一个炸米泡的人,过去与现在的情形是不同的:过去是人们自己带米来,只给加工费;而现在是操机器的人自己用米或玉米炸好装袋,然后按袋卖给想吃的人。

女子走后,老人便往铁皮炉子里加柴火,(记忆中以前是烧炭的),随后用手摇鼓风机吹火(以前是木制推拉风箱),火着了,他打开爆米机盖子倒入一小杯糯米,盖上,放于铁皮炉,旋转着。没一会儿,米泡炒好了。一声轰响之后,白糯的米泡到了出来,香气扑鼻。

我想买一袋,但没有带钱包。我问他能不能用手机微信付款?他说他是老年人手机,不能。我问他多少钱一袋?他说五块。我说我能不能先拿一袋,明天再来付款?他说想吃就提一袋去,不要钱。我说那怎么行?他说那你就抓一把吃吧!我不好意思,抓了一点点吃了,又糯又香,入口即化,真好吃!老人说:“好吃你就多抓点,没关系的。”我又抓了一把吃了,完全是儿时的味道。此时此刻,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

2018.7.2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