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善意,有时会起到不好的作用?
1
最近开启单独带娃模式。
因为有去年暑假打底,没那么惶恐,还请了个阿姨帮忙做晚餐。
但是每天仍是紧锣密鼓。上班、接送上学、买菜、五天排满的兴趣班……有想偷懒的时候,也有一个人的自在。
一天,边跟阿姨交代,招呼她喝水,边收拾东西准备带K去上课。阿姨满脸心疼,“你不用招呼我,快去吧!快去吧!看你都忙成什么样子了!”
原本好好的,听了这话,竟忍不住鼻子一酸。
送K到画室,看到满屋子的爷爷奶奶,唯独我一个妈妈,想到别人都是父母疼、老公爱的,自己却身处异乡,孤立无援,委屈之感顿生。
警觉如我,旋即意识到情绪的不对,赶紧“悬崖勒马”。
费了好大功夫,才把自己拉回来。
然后有了这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为什么有时候,别人的善意反而起到不好的作用?(听起来好不识好歹,反思而已,呱呱)
2
无疑,每个人都喜欢舒适、愉快的状态。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冲突、痛苦总是难免。
当遭遇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个体内部心理活动具有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一种适应性倾向,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隔离”、“合理化”、“否认”、“移情”、“投射”、“退行”、“升华”,是几种我们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3
“压抑”,是各种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它指的是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
“隔离”,是把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合理化”是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否认”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做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移情”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退行”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的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成熟的倒退现象。
“升华”是一种建设性的心理作用,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需品,如果没有它将一些本能冲动或升华挫折中的不满怨愤转化为有益世人的行动,这世界将增加许多不幸的人。
4
就长时间、高频率单独带娃事件来说:
我并不认为对职场女性或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合理的,即使有些人在这样做,我也没法“合理化”说服自己;
也狠不下心,因为劳累而把K丢给老家的老人,“退行”为不负责任的妈妈;
更不愿把心底的不满情绪“移情”到无辜的人身上,发泄怒火;
至于类似“苦难让人成长”的“升华”,也很难发自肺腑的认同;
剩下能做的,就只有“压抑”和“隔离”了。
自觉克制看电影、逛街……想法,只专注于必须完成的事,而非处境或情绪。
由此,反而每天精神抖擞,更自律和高效。
但苦中作乐只是权宜之计,没有谁真心喜欢苦哈哈的日子。
阿姨一句直抵心底的关怀因此一击即中,戳穿了我的“伪装”。------原来我这么辛苦这么忙,呜呜。
但对此时的我,这种关怀却不是温暖的火,倒像一双手,打开了我经过处理的情绪盒子,以致思绪纷飞,心猿意马,甚至联想起都是某人不给力,才所有的事情由我一力承担,情绪由心平气和进入“否认”模式。
在非情绪性的问题上,单纯的语言关心,除了揭露了“你很惨”的真相,于事无补,反而扰乱固有节奏。
譬如一个失恋的人,呼朋唤友强作欢颜,试图忘记过往开心一些,突然有人关心的说,“我知道你很难过,想哭就哭吧!” 轻易就击碎了ta的努力。
5
也曾无比羡慕那些自由、舒展、任性的灵魂,现在却愈发意识到在情绪处理上“压抑”和“隔离”的价值。
几乎人人每天都会重复此过程,可以说是平淡生活的“标配”。重大难关面前,更是少不了。
很多年前,有个人跟我讲他的甜蜜与哀愁。懵懂如我,问道,“那你怎么办呢?”,他说了两个字,“不想。”
当时的我打死也理解不了,怎么能做到“不想”呢?“不想”就能化解痛苦吗?
现在明白了,“不想”,其实就是情绪的压抑与隔离过程。
热播剧《白鹿原》,白嘉轩陪姐夫朱先生闯清兵营劝退兵时,也用过这招。
朱先生临危不惧,淡定自若,但白嘉轩哪有他的境界啊,恐惧是难免的。
吃饭时,朱先生教了他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未免太有雅兴了吧?那可是有人头高悬的清兵营啊!
其实他大有深意。一为唤起清兵总领多年前的故交情谊,二则,朱先生只身进帅帐后,白嘉轩一人等候在外难免紧张,有了这诗就好办了。
朱先生走前叮嘱,“你啥都别想,只想着我教你的诗。”
可见,“不想”这招,对很多无能为力的事,不失为良策。
情侣分手后,会清理扔掉对方所送的礼物,或暂时离开熟悉的城市散心,所谓“眼不见为净”,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自以为高明的嘲笑鸵鸟太久,恐怕忽略了 它埋头于沙土的智慧成分。
6
有篇文章,分析热播《欢乐颂》里,奇点为什么没有和安迪在一起时,提到一点,-----他太热衷于分析安迪。
他不厌其烦的剖析安迪内心的隐痛和折磨,看上去是安抚,却让安迪一次次面对内心的不堪,想到自己的痛苦,意识到自己的不够好和不完美。
有些隐痛,如果一时还无法去除,不妨视而不见,假装不存在。
好多事不正是这样吗?越是努力,越是无力,无视它,渐渐也就真的忘记。
奇点的态度是你有病我会陪你,无形中把自己放到了居高临下的救世主位置,更重要的,跟奇点在一起,安迪只会清醒的活在自己的痛苦里。
包总就不一样了,他是她药,能让她忘记那些痛苦和不完美。
7
《白鹿原》有个情节,印象深刻。
鹿兆鹏第一次送给了黑娃一颗冰糖,黑娃从头甜到脚,整个人僵住。
后来鹿兆鹏捧了一块自己都没舍得吃的点心给黑娃,他捧在手心看了看,却狠狠摔到了地上。
“你要是每天都能带一块水晶饼孝敬我的话,我就捡起来吃了。”他毫不领情。
面对鹿兆鹏的质问,道出了原委:“我以后再也不吃你的糖啊饼啊什么的,每天晚上做梦我都梦见自己在吃,醒来的时候我还流了一滩口水。“
他不是要求鹿兆鹏真的每天拿给他,而是清醒的认识到:没有能力持久拥有的东西,一时的享受反而带来更多求之不得的痛苦。
所以他拒绝别人的好意近乎无情。
8
雾满拦江说,所有的善良都要有好的结果。
我们也应该努力让“关心”有好的结果。
但这不是苛责别人,而是在警醒自己:不要因别人的关心反而纵容自己变的软弱、更矫情、更不冷静、更依赖等等。
曾几何时,遭遇生活重创,我曾经暗暗抱怨朋友对我关心太少。
现在回想,有过的几次问候电话中,基本都是我在抱怨和控诉。而放下电话后,也常常觉得我惨我惨我最惨,抱怨有理,控诉有理。
真正心平气和的接受事实,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方案,往往都是自己独处的结果。
如果他人的“关心”反而让你更弱,那么就该主动隔离,然后分析、提高。
直到自己强大到,“关心”不会反噬你的勇气和理性,只会锦上添花时,才能真的变成温暖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