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读书

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

2023-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斯文韫

近日,读韩退之的诗《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中有这么一句:箧中有馀衣,盎中有馀粮。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

突然觉得这份钻研书本的沉潜心境和悠时闲日着实感人。

反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过着“箧中有馀衣,盎中有馀粮”吃喝不愁的生活,但“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的沉潜心境却难以循迹。

据最新一项“人均每年读几本书”调查表明,中国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到5本,这远远落后于智慧很高的犹太人,也落后于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读书在当今这个时代日益边缘化,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大时代的价值导向驱使的结果。

我们进入了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脱水蔬果和即食餐点,机器化作业和批量生产,我们活得越来越匆忙,我们送走了农耕文明,送走了手工时代,也在一点点的送走那个不闻窗外事朗朗读书声的曾经。

我们更愿意围着名利、金钱、地位、头衔日夜奔波,相比无用的读书,这些光环更能够让我们得到满足,读书已经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读书俨然成为了一种哗众取宠的奢侈品。

而在古代中国,读书确是实实在在的必需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好好读书考科举才是寒门子弟的最好出路,一个人只有读好书、写的好文章才能迈入仕途,才能踏上晋升的快车道。

反观当下的这个时代,读书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选择,也不一定能给予我们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一个人读了多少书、懂得了多少知识就能被大众认可,也不是你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就能让你腰缠万贯、位极人臣,如果知识没有和社会效应经济利益挂钩,读再多的书也会被人视为无用。

在地铁、公交车、休闲场所,你会发现,看手机、玩ipad的人比看书的人多。无聊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在社交媒体上打发时间,社交媒体提供的炫彩画面、一触即见的信息传递、五光十色的生活资讯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这比白纸黑字、费脑子的书本更对我们的胃口。

更由于科技革命带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生活质量扶摇直上,不愁吃不愁穿,在物质生活富足之后,更愿意陶醉在觥筹交错的聚会中,更愿意游离在五光十色的城市夜生活中,更愿意带着胃口和眼睛满世界溜达闲逛,而不是对着空洞的书本咬文嚼字。

当人们的价值取向打上功利和金钱的印迹,当人们的人生理想趋于享乐和安逸,读书已经变得不再那么纯粹了。

我曾在生活的城市,亲眼目睹了一家书店从开业到倒闭的过程,前后不过几个月。书店的老板和我说,他的卖书和租书业务长时间陷入停滞,逛书店的人很多,但看书和买书的人却很少。老板还说,他开这家书店就是为了唤醒市民对读书学习的热情,但经营几个月才发现,在这个三线小城开一家书店远远没有经营一家格调餐厅或娱乐场所更有吸引力。

后来,他把书店的内部空间进行了翻修改造,保留了卖书租书业务,额外辟出私密空间为顾客提供闲坐空间和续杯咖啡服务,另外针对儿童提供了绘画和手工体验区,围绕书籍为线索的配套设施贯穿书店空间,空间体验感大大加强。

再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说,自从书店增加了这些娱乐和亲子项目,生意是正经不错,很多顾客也许不单单是为了来看书买书,只是为了打发一下空闲时间闲坐一会,或和同事朋友聊聊天,而书店售卖的咖啡等饮品收入蒸蒸日上,比单一的卖书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他的书店从此拨云见日峰回路转,但是闲聊时他还是很忧伤的和我说:我还是找不到在这个城市的文化认同感。

的确,他的书店之所以能够经营的好,只是他提供的额外服务,顾客只是愿意为体验买单,对读书买书的兴趣不大。

也许有人会问:在这个追名逐利的蜂巢社会,读书有什么用?

仔细想想,读书的确并不能够带给你想要的物质生活,尤其是不带功利不带目的、只是为了想要读书而读书的人来说,读书的社会意义看似不大,但在这个嘈杂的现世中,能够静下心来捧卷阅读的人,能够隔离俗世的嘈杂闭门读书史的人,何尝不是一种静如止水的超然和畅快。

我曾在一个嘈杂的街道上,看到一个在路旁摆水果摊的褴褛少年,倚在三轮车上,专心致志的在看一本书,书的内容我不得而知,透过他的穿衣打扮,我想他的物质是贫乏的,但精神却是富有的,他从书中寻得乐趣,无惧世俗的眼光和人间的庸常,怡然自得陶醉其中。

看着他,想到了我自己。

我在一个三线小城的事业单位工作,衣食无忧,家庭美满,相比那个褴褛的少年,我的穿着打扮要体面很多,但在看到他的那一刻,我有了一种从胸中油然而生的敬意和谦卑。

也许读书真的不能够改变那个褴褛少年的命运,但那份在喧哗人世中的气定神闲,那份闹中取静的淡然,已经超出了阶层、地位,让人生有了质感和高度。

孟德斯鸠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我想正是那些在社交场合和娱乐场所片刻欢愉后的空虚填补不了的遗憾,让一些人爱上了读书,爱上了这段声色犬马之外的独处时光。

愿每个人都能喜欢上读书,不为名不为利,只为那一种沉醉其中的享受和满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