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可以独立于区块链运行吗?
随着区块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证”这个名词最近也高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那么,什么是通证呢?
通证是指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特指区块链语境下的Token。注意,这里是加密数字权益而不是加密数字货币。
目前所有的加密数字货币都是一种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但是,反过来,所有的加密数字货币(Cryptocurrency)未必都是一种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
加密数字货币起源于比特币,它的目的是作为互联网支付的货币。而Token可以代表任何权益和价值。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权益,比如身份证、学历、积分、信用卡、会员卡等等,只要满足数字化、密码学保护和可流通三个条件,都可以通证化。加密数字货币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Token。
通证这个名词的英文翻译为Token。但实际上,Token这个词在技术上的应用要早于区块链,它最早应用于IBM曾推出的一个局域网协议——令牌环网(Token Ring Network)。网路中的每一个节点轮流传递一个令牌,只有拿到令牌的节点才能通讯。这个令牌,代表的也是一中权利,或者说权益证明。
在区块链的语境中提起Token,应该翻译为“通证”。在局域网协议的语境里提起Token,应该翻译为“令牌”。
弄清了通证的概念,那么题目中提出的问题就好回答了。通证由于是特指区块链系统中的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那么,它肯定是无法脱离区块链系统独立运行的。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可流通的数字权益证明都无法独立于区块链系统来运行。(注意这里少了“加密”两个字)
举个例子,从某中意义上说,Q币也是一种可流通的数字化的权益证明。但Q币的流通过程,少了区块链的密码学的保护和应用。这样一来,它们的流通性上就收到了中心化系统的限制,无法做到点对点的顺畅流通。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中心化系统里的稳定运行。
此外,虽然通证是区块链领域的专有名词,只能依附于区块链系统存在。但反过来,区块链却未必要发行通证才能运行。比如LinuxFoundation、IBM支持的Hyperledger项目,缺省就是没有发行Token。因此,不发行Token的区块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但技术上可行并不代表这种方式更具优势。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通证和区块链虽然是独立的两件事,但彼此却是最佳拍档。尤其在对传统实体经济的升级上,通证带来的活力无法比拟。
以上,为我个人对“通证”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