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思想斗争
假期在家蔓延的第N天,忽然觉得在家也是一种煎熬。那种在学校里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天马行空的想法还有为所欲为的行动,总会在第一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现在宅在家,美其名曰的上网课,学习可是真的是啥也不会,啥也不是,啥也不行。课程不算多,一天也就4节课,当然也不算少,4节课也就是一天。疫情对于某些学生也是有好处的,节省了好学生总是穿越教室的时间,没有了在路上的借口,这个feel倍爽。大家都会说教我们学习是自己的,自己也是找了好多技能,爱好,做好了充分准备之后,三分钟也就用完了,那就再准备下一个三分钟。(没办法的办法,三分钟热度真的很难受)就这样每一天都浑浑噩噩的,回头一想确实有点荒废时光的意思,可是自己真的有认真的在思考,认真的度过啊。对于这种自以为是的学习态度,你有没有中招呢?
家庭原因我们兄弟俩年龄有点差距,也就是18岁一代人的间隔。今年刚刚满足上幼儿园的条件,可是只能在家里玩,所以我搬到外婆家住下了,然后身边人的所有想法真的是淋漓尽致的在我世界观里表现出来。
外公活得相当潇洒:老家有一小片地,早上耕作,累了就去村上的亲朋好友家说话聊天,晌午回家;用餐过后,小憩一下,下午去牌友那儿,又是一下午,到晚上手里拎着晚集热卖的东西就是赢钱了,输了就少买点,晚上陪着外婆看电视剧,也会讨论剧情,有时也会拌嘴,故意气外婆,然后在说点好听的哄她开心。(不得不说,这个真的是我十分向往的老年生活,真的会羡慕。)
外婆呢,就有点古板了,这也符合妇道人家的说法。她真的会5点起床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或者出去遛弯什么的,6点多就回来,一天仅有的外出;好像做饭是她生活中唯一的事情,电视陪伴了她更多的时间,最忙碌也是最开心就是外公用摩托载着外婆回老家看土地的收成了。我总是会鼓励外婆去张大爷的戏班子、刘奶奶家的麻将、王奶奶的老牌,可每次都被她说“下次一定去看看”眼神中的光芒流露出的渴望,渐渐被生活的柴米油盐代替,被零七碎八的琐事磨灭。外婆的身上依然是旧社会主义思想的观点,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摆脱了。在家时间长了,我慢慢的教会了她手机的玩法,真的会刷抖音,看快手到很晚才睡觉,这也算是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吧。
我在那基本生活7点起床,上课,吃饭,上课。吃饭,晚上会出来散散步什么的。倒是也充实,确实是无聊,你会发现在一个小房间里呆久了真的会很烦躁,特别像高中时候的星期五,很容易走神。
到了自己家又是不一样的状态,会陪小家伙看熊出没,会喂他吃饭。。。。主要是哄孩子,一天下来会变得特别慢你会发现你想学习了。
老爹一定深恶痛绝了因为他深有体会,没开工的他如今变身为超级奶爸,负责孩子的吃穿行。(他的生活在我眼里真的是相当的无聊无趣无所事,都做到了极点。)
老妈就好很多了呢,护士长的职务会让她忙碌很多,更充实,时不时的聚会,医院组织旅行,就是没有假期。(这种工作生活,我也是向往的,充实,挑战,激情,方方面面都有体现)
在家的这日子,和家人没少吵架,这倒不是说明我有多么不孝顺而是说明三代人生活的价值观不一样罢了。现在的我们就是处于思想独立,经济却没有完全独立的状态。很矛盾,面对家里人那种陈旧的思想观念,从每一次的辩论争吵到最后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你家长,你就应该听我的,这才结束。有时候我都会害怕,我长大之后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的,一样的啰嗦,一样的担惊受怕,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有着放荡不羁的生活体验,直至长大。要说什么时候是长大呢?我也不清楚,也不要问我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可能在抬眼相忘的一瞬间,可能在蹙眉轻吸的一瞬间,可能在嘴角上场的一瞬间,也可能在这些潜藏在时光缝隙里的无数个一瞬里,定格成了永恒,然后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其实没有任何一句话能够让你大彻大悟,醍醐灌顶。真正让你如梦初醒的,看通人性的,只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少年向来不知天高地厚,放眼处皆自负才高八斗。虽然是自命风流,倒也是坦诚无忧。
我爱这样的少年,谦和而狂妄,骄傲又坦然。
我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却不小心点亮了你的灯塔。那句“哇,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一直在我心中回荡。他曾在无数个夜晚,倚靠在宿舍的床榻上幻想;他曾满怀期待的在一座城市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他曾热泪盈眶离开了自己打拼多年的城市,却没带走任何东西,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认输。
他,即是你我,一个对未来可期的自己。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碍着的情绪疯子】
这里有更多丰富的感情和更懂你的人还有很多的电子书,模板,还有各种福利。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