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了,再无虞姬......》
疯魔成活
几次的反反复复,蝶衣依旧是最让我感动的角色。小伙伴曾经半夜给我发消息问我,“世界对蝶衣如此残酷,为何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敢爱敢恨?”我答:“因为他别无选择,只有疯魔方能存活!”程蝶衣这个人物身上,可讲角度实在太多,我想讲的太多,却又不知从何讲起,只得凭借记忆,点点回忆,脑海中的第一幕便是他被“阉割”的情景。
自小,在妓院被当做女孩子养着,长大了留不住之后只得送往戏班。对蝶衣的“阉割”也就开始了……
母亲领他到戏班,师傅看了又看,本是比较中意的,最后看到手却是说了一句“祖师爷不赏饭吃”,便被母亲领出来用刀子切掉了“障碍”,这一刀硬是让祖师爷开了后门。被切掉六指的蝶衣留在了戏班,他的生命里完成了第一次阉割。
那一年入戏院,逐渐成为花旦的他沉迷于虞姬,始终认为自己能遇到楚霸王,段小楼成为戏里的楚霸王。可霸王不是真的霸王,虞姬把自己活成了真正的虞姬……从他第一次趴在大师兄身上给他取暖时,第二次的“阉割也就真的来临了......
不知情为何物
即使成长环境不好,可能会痛恨母亲的无情,却有小石头关心他、照顾他、保护他,让他感觉到了安全感,也许是从这时起,他便在爱与被爱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不难想象一个在女人堆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于这种关心的奢求与渴望,一旦让他寻得,便不再放手......时光渐渐流转,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身份,他只想被爱着,其余的便可不问归途。
第二次的“阉割”对蝶衣无疑是致命的,当幽婉的曲调随风而来,只看见他的小嘴微张。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值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不知晓这句词在他的口中有着怎样的分量,亦不知这句词可曾挽救他与情爱的煎熬之中。画中他频频出错他,是因为他笨?傻?很明显都不是,是心里的抗拒,一种来自内心深处难以磨灭的抗拒……他不愿当女子,在妓院成长的他认为女子只不过是别人的玩物……
……可他为何还要爱上段小楼,明知没有结局的爱,还是将自己的情感全盘交出,终于落的个真心错付的下场......
曲终人散
细细想来,当年看了电影的开头,我便猜到了结尾……时代的潮流注定程蝶衣必须一死,带着沉郁的心情,我还是看完了他的一生…… 我曾想,拔剑自刎的那刻,程蝶衣就不再的程蝶衣了,他是虞姬,是那个不让自己成为项羽负担而血撒黄土的女人,虞姬爱楚霸王爱了一生,程蝶衣一生也爱着一个人。是袁四爷?或是段小楼?非也非也,到底是谁呢?他爱的到底是谁?还是项羽,是那个在四面楚歌之际拔剑自刎的楚霸王。蝶衣有生之年一定去过乌江罢,那里有他的情缘,这一生都不会实现的情缘......
死,是一种解脱,亦是一种证明?或许剑出鞘的那一瞬,程蝶衣便不再是他自己,只因他选择了和虞姬一样的死法。大半生的恩怨终于放不下,只能用一死证明过往,表明心智。戏外的我,不止一次问过戏中的程蝶衣,如果可以能不能选择不死?能不能忘了霸王,好好的爱自己一次?他无声的回应着我,回应写千千万万的戏外人,他的结局早已注定,任凭谁也改变不了分毫,不对的时空爱上不对的男人,不对的年华交付不对的感情,他的结局只能是悲……
尾声
深情终究往事,灿烂不过一时,京华云烟四起,他的爱感动这千万,唯独委屈了自己!
今夜夜已深,恍惚不知是前世还是今生,我痴痴傻傻地瞩目着他——程蝶衣,在一方戏台上,旋转着,瞩目着,眼波柔情,徒增悲伤,故人不见,独他一人,巧笑倩兮是他,爱恨缠绵是他,潸然泪下亦是他......
他呀,乘那个时代的华美绚烂而来,消失在硝烟散去后的芸芸人海里,我再也寻不得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