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的“优游卒岁”——西晋版的岁月静好
翻阅我国的历史书,总会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映入眼帘。哪怕剥开层层伪装依然是一张楚楚可怜的画皮。西晋是一个著名的短命王朝,也是一个德性奇差无比的王朝。西晋无贤士?无高士?无名士?恰恰相反,好清谈弄玄虚两晋人才辈出,真正羡煞旁人。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西晋的顶尖人物比之其他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也不遑多让,然则为何西晋短短几年间便风雨飘摇,朝不保夕?智谋之士不能用智,忠勇之士不得尽忠,归根到底,自身的德性筑就了文明的天花板,历史进入了循环往复的圈套,此国之不幸,民之不幸。
张华作为当时第一流的人物,不论在西晋代魏还是三分归一的战略上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他晚年的一句话却不小心暴露出了极其卑劣的思想底色,到底哪句话有如此大的杀伤力,能够将一代名臣的形象毁于一旦?
被拖累的裴頠西晋贾后乱政是乱局的开始,当时张华身居高位却不思谋略。忧心忡忡的裴頠找到张华,希望他能主持大局,废掉贾后,挽狂澜于既倒。哪知张华竟说:“卿二人(裴頠与同谋贾模)犹且见信,然勤为左右陈祸福之戒,冀无大悖。幸天下尚安,庶可优游卒岁。”(《晋书·裴頠传》)“优游卒岁”表现了张华十足无赖的嘴脸。当时张华六十几岁,依然垂垂老矣。以他的智慧不可能不会洞见到不远的将来国家必将陷入风雨飘摇。更何况眼前的裴頠才三十几岁,正是风华正茂。
德性与智慧无法匹配之时,个人的聪明才智明显占了上风,公义、团队与未来统统闪边凉快,不要影响老子享受最后的奢华!不幸的是,最终审判似乎来得早了些,赵王司马伦提前帮助张华结束了苟且的一生,时年六十九岁,这是对德匹下最好的诠释。说好的优游卒岁,说好的岁月静好呢?裴頠不幸成了张老儿的陪葬,时年三十四岁。你要说裴頠不幸,我也不以为然。那时年轻人没有选择,在老一辈德性为负数的时候,年轻人只有提升自己的德性,抛开老年人自己干一票,成功成仁全凭天意,又何苦落得德匹下的“美名”?
奢侈无度的何曾西晋的大嘴巴还有一个叫何曾的人物,一方面他骄奢无度,“日食万钱,犹言无下箸处。”另一方面他猜到子孙后代要遭殃,却连告诫都没有。呃,告诫倒有,他告诫儿子何劭如何蝇营狗苟,丝毫不管儿孙长久之计,也算一代奇人。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也不知怎样的心理畸形才能铸就如此牛逼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