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影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感动的片子了,两小时哭了六次,可我还想从头看一遍

2017-01-17  本文已影响84人  小叹呀

昨晚熬夜看了一部电影,两个小时,一不小心就落了六次眼泪,看到结束还有点意犹未尽。

许多人说这是德国版《熔炉》,也有人拿它与《飞越疯人院》《肖申克的救赎》做对比,这三部电影,在国内网站Top250榜单中分别位列第30位、第37位、第1位

但与以上三部影片相比,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反而让国人的感触更大,因为它让人联想到的,只有一个人——电击狂人杨永信。

总有一天

影片以第三者的视角回顾了一对兄弟的经历。

这对兄弟,算不上乖孩子,但也算不上坏孩子,只是还处在单纯到不分好坏的年纪,所以才会为了弟弟的宇航员梦,两兄弟去偷一个天文望远镜。

更何况,这是一对出自单亲家庭的孩子,而且母亲的身子病弱,虽然影片未提及,但合理推想,大概家庭经济很多时候是靠他们的叔叔补给。

所以当母亲病倒时,他们被送去了一所“全国最好的学校”。

怎样做到最好?校长的理念是,以暴力降服一切

你顶嘴,要被扇巴掌。

你不好好吃饭,要被扇巴掌。

你说自己要当宇航员,还是要被扇巴掌,因为这是撒谎,你怎么可能当得了宇航员呢!

你若逃跑,那更好,让所有学生一个一个来扇你巴掌。

这就是校长所相信的教育,不但自己执行暴力,也向学生推行暴力,并且强迫学生去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在这样一个无法逃脱的封闭的环境下,不管是孩子,还是老师,其实所有人都被置于人性和道德的实验室里,但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和冷漠。

作为学生,为了生存,他们变成了没有思想的鬼魂。

作为老师,为了利益,他们变成了狼狈为奸的恶魔。

这就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许多人问:孩子们为什么不群起反抗,反而有窝里斗,恃强凌弱?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但也是一个无知的问题。

无知,是因为我们没有体验过,所以自然而然地站在理所当然的角度去问这个问题。有人打了一个很犀利的比方——这就跟看见有人饿死,而富人站在一边不解地问“何不食肉糜”一样。

值得深思,是因为的确群起反抗是打破这个牢笼的最直接恐怕也是最好的方式。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但那种群情激昂团结一致视死如归的反抗,只会出现在《饥饿游戏》这种被好莱坞美化的电影里,而现实是,你知道逃跑没有希望,反抗不会成功,更多的是,本能之下被恐惧制服。试想那些校园欺凌何以有恃无恐,黑社会何以横行霸道。

在这个暴力的实验室里,每一个人都代表了人性的某一面。

那个干了多年的年老的女教师,虽然心疼孩子,却完全不加制止,甚至可以说做到了视而不见。

那个例行公事的医生,甚至认为一切很正常。

最可恨的是那个长相猥琐的中年男教师,深更半夜之时偷偷拽走一个男孩以满足他恶心的私欲,如果不服,仍是用暴力制服。

更可悲的是,电影中一个晚上刚被凌辱的男孩,到早上时自己身上还带着伤,却和别人一起起哄惩罚尿床者。那满脸的愤怒和恶意,道不明是发泄还是人本恶。

讲到这里,想起鲁迅先生批评当年国人劣根性时所描绘的:

皇帝压迫大臣,大臣压迫属下官员,下层官员压迫百姓,生活在最下层的男人还在家中压迫妇女和儿童。

和这部电影对照,大概也能解释一点前面说的学生当中的窝里斗、以强欺弱,以及这一个镜头中男孩脸上的恶意。

这些成年人中,最值得深思的,我认为还是学校的中心人物,校长。

与《熔炉》中那个半秃头的校长相比,这个校长反而少了可憎而增了几分威严。也许他是真的发自内心地相信,暴力可以管教好这些孩子,这给了许多人一个原谅他的理由。

但影片多处都以暗示到,这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如当喝止不住孩子吃饭时发出的杂碎声音时,完全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开始歇斯底里地暴走。所以后面出现哥哥被打倒不省人事几乎危及生命的一幕,也并不出人意料。

至于自我为中心,实在是显而易见,这个封闭式的寄宿学校里,他即是权威,权威即是他。好比一块领土上的国王,任何不顺他意者,即以他最喜欢的方式,也就是暴力去解决。

电影一开始,就说了这是“全国最好的学校”,到了后半部分,校长荣获多项荣誉,学校声誉仍然极好,他甚至要接受总统的接见。私以为,他的初衷或许并非那么单纯,也是有利益的诱惑,那番为了孩子好的话,或许既是说给别人听的,也是麻痹自己用的。

但是,不管在哪个角度,这个校长都让人想到了至今无人处置的骇人者,杨永信。

推行电击治疗,屈打成招,不听话就电击,不顺他意就电击。他的戒治中心内里一套,表现给外人的又是另一套,对父母则是洗脑。这一切,几乎就和电影里的校长,以及他的寄宿学校如出一辙。

尽管被媒体曝光电击疗法涉嫌违法、反人道,高额收费等等,他却仍然逍遥法外,甚至2012年还被授予“临沂市卫生领军人才”。

电影观后,网上留言提到杨永信的人很多,也有说要把他拍出来。

可问题是,即使没有拍成电影,公众也已经知道了这个人和他所做过的事,但是这么多年了,正义并没有得到伸张。

至少在电影有一个好结局,孩子们学会了坚强,一切都好起来了。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该有的报应没有,家庭是破碎的,孩子留下永远的阴影。

再回到电影,电影中的正反角色很分明。正面角色一是新来的女老师,在意识到这个学校的可怕之处,自己无力改变甚至有被同化的可能时,她毅然选择了离开。至影片末尾时,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和孩子站在一起反抗。

一是作为叙述者的那个大龄男孩,以及以他为主的小团体里的几个男生。他们是压迫的承受者,虽然不敢公然对抗,但是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向同伴传递着善意。

再者就是兄弟二人。前半部分是哥哥在努力地保护弟弟,后半部分是弟弟为了救哥哥而奋起反抗。

这部影片,在正反面之间存在的二元是:暴力与爱

前面说孩子们不敢反抗,但电影前前后后都在讲兄弟俩的反抗,不管是哥哥保护弟弟,还是弟弟变得坚强开始义无反顾地救哥哥,而他们的反抗,都是出于爱。

在爱之外,则是“不切实际”的梦所给予的希望。网上有人说“宇航员的梦从小孩子嘴里说出来各种尴尬症发作”,我想,说这番话的人,他的视角应该是和校长相似的,所有校长认为,这是撒谎,不可能的事。

更何况,梦想不就是不切实际的吗,若是唾手可得,还叫做梦想吗?而小孩,不就是最会异想天开的人吗?

总结一下为何这么多年这么多孩子,到最后是这两兄弟反抗成功了,说得俗一点,是爱让他们有勇气从沉默中站出来,而梦让他们不愿向现实低头。

换句话说,其他孩子就是太认清现实了,认清没有人相信这是一个地狱,没有人会来接他们,难以逃跑,难以反抗,所以选择了隐忍。

当中值得玩味的一点是,似乎坚持自我的人,不管在何种境遇,都会成功,像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弟弟坚持宇航员梦,所以读了很多有关太空的东西,所以有了阅读能力和想象力,被老师认同而得以摆脱苦力活,孩子们则纷纷请求他读信,以求从他的美好幻想里得到一点脱离现实的安慰。

在另一个角度,其实校长也是一个“以坚持自我而获得过成功的人”。

他一手开办了这所学校,获得过许多荣誉,得到总统接见,也算是攀上了人生的高峰,只怪他的自我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所以结局是从他的巅峰上措手不及地狠狠跌落。

再多说一点,看完电影刷评论,不小心又看到两个悲哀的事实。

悲哀一,许多人在看完这部讲述暴力同时也在反对暴力的电影之后,第一反应仍是以暴制暴。

对此,我想用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回应:

不抵抗和非暴力两者有很大不同。我当然不是叫你们逆来顺受……你们要站起来,昂首挺胸,全力对抗一个万恶的体制,你们不是胆小鬼。你们要抗争,同时认识到,非暴力的斗争方式在策略上和道德上都更加有益。

悲哀二,2015年有《熔炉》,2016年除了这部《总有一天》,还有一部同题材电影《感化院》,同样是高分,但对于现在的观众而言,的确是同类型的电影拍多了,就难再被触动。

信息爆炸的这个时代,作为观众的我们追求感官刺激,胜过了创作者的美好理念,胜过了那些本该被注意、被思考的心灵刺激。

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到底拍还是不拍?

最后以两句话做结语:

宇航员在打开舱门之前,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总有一天》

信仰是在你看不见整段楼梯时就踏出第一步。——马丁·路德·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