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

16(3)试卷分析

2021-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涟漪微动
整体得分情况

16(3)题型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读写结合:情境表达。

1、原题呈现:

班会讨论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认为抗逆力无足轻重,有的同学苦于处在逆境而无能为力。针对以上两种现象,你准备即席讲话,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2、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讨论类题目,考查考生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见解的能力,要明确自己的观点,说出理由。发表言论逻辑通顺,言之有理。注意发言要针对两个问题,一个是“抗逆力无足轻重”,一个是“处在逆境无能为力”,依托材料,从材料中搜寻相关的有效信息,支撑自己的观点。

3、考情分析:

得分在6—8之间的42%,只有19%的同学在8—10分之间,仅有36位同学得满分。是分率较高的一个微写作。

4、存在问题

(1)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这部分同学,根本就不审题,答题态度有问题,只是让试卷上有字,不考虑答案是否正确。

(2)审题不清,没有思路:

有一部分同学可能是看到了题目中的“苦于处在逆境而无能为力”,所以解释了“抗逆力”并列举了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抗逆力低下的情况和缓解办法。

(3)回答片面,主次不分。

对于抗疫力的看法,有的同学不能从正面肯定它的积极意义,而是针对抗逆力的危害展开,观点不明确。而对“提高抗疫力的方法”只是回答了两个要点,没有结合文章内容精心有针对性的劝说。

(4)语言不得体,表现力不强。

即席讲话,有的同学没有称呼,在劝说过程中,语句不条理,死搬硬套材料原句,不会进行整合。

除以上典型问题外, 还有个别同学,只字片语完成,有的抄写题目作为答案,应付心理严重,答题态度不端正。

5、应对策略:

(1)读懂文本。非连文本的阅读是根据一个主题选择3—4个相关的材料,材料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又有自己的中心。一定要读懂每个材料的主要内容。

(2)读懂题目。审题是关键,抓住题干。在此基础上筛选信息。用笔勾画文本关键词句,运用摘句法、连词法、归并法等方法,筛选有用信息。

(3)学会概括。根据题干要求概括、整合信息,切忌一抄到底,要点不全。

(4)学会表达。关注情境,准确表达。总结发言需注意:有称谓,做总结,发祝愿。表达思路条理、语言得体。

  在平常的训练中,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书写。一定要整齐规范、清楚完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